兩個月開通兩條新航線,他在拉合爾守望明天
首次成功打印出測試登機牌
南航耕植巴基斯坦民航市場已經進入第24個年頭,這期間,烏魯木齊-伊斯蘭堡航線作為中巴經濟走廊的空中通道之一,為促進兩國經貿和人員往來發揮了積極作用。今年南航集中發力,連續開通烏魯木齊-拉合爾、廣州-拉合爾兩條重磅航線,年初剛剛赴巴基斯坦就任辦事處經理的裴佳琪,肩上的擔子非常重。
“6月份之前,這里是拉合爾的航空市場一直是本土航空公司和中東航空公司二分天下�,F在,大家都知道了有一個名叫南方航空的中國航空公司。”裴佳琪的語氣充滿自豪。
新航線上的老古董—手寫登機牌
與CZ6038航班首位旅客合影
2018年6月21日清晨09:35,南航CZ6018航班從巴基斯坦拉合爾阿拉馬·伊克巴勒國際機場騰空而起,飛往新疆省會烏魯木齊。當日南航在拉合爾當地舉辦了隆重的首航儀式,旅客競相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媒體分享首航體驗。先進的長氧型波音737客機、整潔的客艙環境、標志性的天空內飾,這些國內旅客看來已是稀松平常的“南航標配”并沒有成為話題。引起最多討論的竟是一張張手寫的登機牌和行李牌。
“這種手寫的登機牌多少年沒見過了!”
“沒想到現在還會有手工填寫的登機牌啊!”
一時間旅客的驚奇討論不絕于耳。由于巴基斯坦當地線路問題,南航電子離港系統暫時未能在拉合爾投入使用,所以才有了首航旅客手中的“古董級登機牌”。手寫登機牌對旅客來說很新奇,可地面保障工作卻因此繁瑣了許多。手工值機、手工配載、手工交運行李、手工登機,一切本應在電腦上輸入幾個簡單指令便可以完成的操作,現在全靠紙和筆,大家都在感嘆時光仿佛倒退了20年。
每周驅車400公里,離港系統搶點上線
根據南航集團的計劃,烏魯木齊-拉合爾航線先行開通,廣州-拉合爾航班緊隨其后就要通航,南航每周往返拉合爾的航班達到6班次,手工方式保障旅客變得行不通。能不能趕在廣州-拉合爾航線開通前,搞定南航電子離港系統,成了裴佳琪最擔心的事。
7月下旬,終于來了好消息,拉合爾當地的民航專用網絡線路可以穩定使用,南航離港系統投入運行最重要的一個條件終于成熟。在國內成熟的機場調試系統已不是什么難事,但在拉合爾同樣的工作卻是困難重重。“這里和國內不一樣,尤其是基礎設施和可用的人手不足。”對于前期籌備,裴佳琪坦言。
前期因為航班量較少,南航在拉合爾只有1名先遣工作人員,而當地雇員無法勝任系統上線和調試工作。為了加快工程進度,每周會有1名員工從伊斯蘭堡辦事處出發,坐車前往拉合爾支援。伊斯蘭堡和拉合爾之間往返近400公里,開車卻需要近9個小時。在和國內同事的密切配合下,辦事處員工先后排除系統報錯10余種,修改配置文件近30次,在經歷了一次次報錯、修改、再報錯、再修改的反復考驗之后,終于在8月24日成功使用系統打印出了第一份登機牌和行李牌。“當時我們都覺得,這張登機牌比人生第一次坐飛機的登機牌還有紀念意義。”裴佳琪說。
8月28日,一架噴繪著火紅木棉的波音737飛機在廣州白云國際機場騰空而起,南航廣州-拉合爾直飛航線正式開通。
新挑戰,首條廣州直飛巴基斯坦航線
離港系統投產到位后,對于現場保障來說已是如虎添翼,加上拉合爾-烏魯木齊航線航程短、航路途徑國家少、旅客構成單一,保障起來自然也是游刃有余。然而拉合爾-廣州航線開通后,則是完全不同的景象。
“廣州是南航最重要的樞紐之一,通過這里可以通達世界各地。”裴佳琪解釋,前往廣州的旅客構成之復雜完全超出預期,航班上90%為中轉旅客,更有30%的第六航權旅客,目的地遍布澳洲、北美、日韓、東南亞各個國家。這意味著一關兩檢協調、簽證查驗、行李通程直掛、中轉銜接指引等各個環節都必須做到零差錯,才能使旅客順利成行。此外,航線單程飛行時間已超過6小時,機組輪換保障、航班餐食配給,每個旅客看不到的環節也都必須絲絲入扣。
此外,航路的特殊性也給保障帶來了不小的考驗,拉合爾-廣州航線需飛越印度、孟加拉國領空,必須在短時間內獲取到飛越許可并提供給機組。短短的3小時里,值機辦理、場站保障、銷售支持、航務簽派、機組協調各個業務環節都需要3名南航工作人員照顧得面面俱到,每次的航班保障用上戰場形容毫不為過。
欣慰的是,付出總有收獲。巴籍旅客用中文講出的一句句“你好”“謝謝”,就足以讓每個人忘卻疲憊。首航當日接待的阿里·穆罕默德旅客將乘坐南航航班經廣州中轉至墨爾本開始留學生活,當得知自己的兩段航程均已辦妥,行李只需在目的地提取時,他第一之間在社交媒體上發出了和工作人員的自拍,為南航地點了一個大大的“贊”!
目前南航在巴基斯坦每周運營5班烏魯木齊-伊斯蘭堡航班、4班廣州-拉合爾航班、2班烏魯木齊-拉合爾航班,為兩國間的政治、經濟、教育、文化交流搭建了暢通無阻的橋梁。今年10月末進入民航冬春航季后,預計烏魯木齊-拉合爾航線將加密至每周3班,中巴間整體班次量將達到每周12班,成為當之無愧的中巴經濟走廊擺渡人。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包頭機場公安分局“移動警務室”投入使用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