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退兩難,海航子公司債務爆雷

盡管海航集團2018年以來出售了170多億美元(約合1167億元)資產,旗下公司的一筆4400萬美元(約合30216萬元)貸款仍在近日出現違約。這表明,先前大肆收購的海航還將需要減持更多物業及股份,以克服流動性挑戰。
諸多跡象預示著減持的繼續:有知情人士稱,海航正打算出售在德意志銀行持有的股份,為集裝箱租賃公司Seaco尋找買家,棄租位于香港的八層寫字樓空間,并出售在多家中國公司的持股。另外,海航據悉在掛牌出售位于美國、倫敦和中國的數以十億美元計物業。
在這家昔日海外收購最活躍的中國企業之一試圖回歸航空業務本源之際,據彭博統計,海航計劃進一步出售超過170億美元(約合1167億元)資產。但貸款違約說明這家債務負擔在中國企業中位居前列的企業集團還將面臨不少動蕩。
“海航目前進退兩難,因為盡管急需剝離資產以籌集現金和強化資產負債表,但眼下市場情緒疲軟,” 新加坡研究公司Crucial Perspective的創始人Corrine Png表示。“對收購海航資產的潛在買家而言,為大額收購進行融資變得越來越難,成本也越來越高,他們可能傾向于對海航壓低估價。”
知情人士稱,中信集團和主權財富基金中投公司均有意收購海航的德意志銀行股份,證實了早些時候《華爾街日報》的報道。但知情人士表示,由于這些股份掛鉤了衍生品,使談判變得復雜。知情人士稱,中國光大集團也曾考慮收購這些股份,但后來決定離開。這些公司的代表未立即回復或未予置評。

在海航困境背后,是截至6月末高達5416億元的債務。這在亞洲非金融公司的負債當中位居前列,是中國同類企業復星國際的三倍多。根據彭博匯總數據,海航將繼續支付全球最高的利息費用之一。
盡管有跡象顯示海航集團得到了中國政府的支持,但旗下子公司仍難以挽回債券投資者的信心。舉例而言,海航旗下渤海金控近日再次嘗試發債融資,但只完成籌資目標的一半左右;另外,HNA Ecotech Panorama Cayman Co.曾在9月表示推遲八周贖回1.056億美元(約合7.251億元)票據。

“諸如債務違約之類的事件表明該公司面臨財務壓力,短期債務高企加劇了這種狀況,但未必表明該集團面臨迫在眉睫的崩潰風險,”GMT Research駐香港分析師Nigel Stevenson表示。“資產處置和去杠桿可能會是漫長的過程。”
延伸閱讀:海航集團據稱加快資產處置步伐,同多個潛在買家展開談判
據知情人士透露,陷入困境的海航集團正與多家潛在買方商談出售更多資產,這家曾經頻繁進行收購的中國企業集團面臨的償債壓力越來越大。
海航集團的負債目前在中國企業之中名列前茅,為了減輕負債,它已經處置了一系列的資產——2018年就已超過了170億美元(約合1167億元)。知情人士提及的涉及到海航集團的交易如下:
因消息沒有公開而要求匿名的知情人士稱,中國光大集團正在洽談收購凱撒旅游的股份。
其中一位人士表示,海航還在談判出售旅業國際和東北電氣的股份。
中國信達商談購買渤海金控的債券。
中國信達和中國光大集團各自的代表沒有立即回應尋求評論的請求,無法立即聯系到海航集團發表置評。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俄軍駐敘利亞赫邁米姆空軍基地一架載有14人的軍機失聯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