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港聲音:議《2018 年冬航季航班時刻配置政策》不合理之處
日前民航局下發2018 年冬航季航班時刻配置政策
我們關注到兩點極其不合理的分配規則,討論如下
1、增量原則2中規定“航班時刻主協調機場、輔協 調機場時刻增量控制在3%以內;非航班時刻協調機場按照最大不 超過30%、或者每小時不超過4 個起降時刻控制增量;各地區機場 時刻增量原則上控制在5%以內。”
各地區如從都控制在5%以內,這意味著大者恒大,大者獲得的增量更多。如民航更需要發展的西北、新疆地區獲得增量相較其他地區更少。下圖是2017年冬春各地區時刻總量。
2、文件一方面鼓勵“(三)表 現優秀機場多獲得航班時刻供給。 2017 年冬航季機 場放行正點率超過90%的主輔協調機場,獎勵航班時刻增量2%, 增量可以另計。(呼倫貝爾東山、大連周水子、上海虹橋、青島流 亭、濟南遙墻、重慶江北、西安咸陽、蘭州中川、烏魯木齊地窩 鋪機場) ”另一方面,卻又明確“(二)北 方主要機場原則不增加首發航班時刻。 華北、東北、 西北、新疆 地區冬季冰雪天氣多發、常態除冰除霜的大型機場, 冬航季原則上不增加早出港時刻數量,必要時進行調減,以進一 步提升首發航班正點率。”
不增加早出港時刻數量意味著沒法增加過夜運力,這對欠發達的西北、新疆地區又是致命的。尤其我們能夠看到下圖第四列,去年冬春季絕大多數西北、新疆機場正常性在90%以上。他們的表現足夠優秀,但卻不能獲得首發航班時刻。(我們不否認大風大雪的時候正常性很低,但畢竟看全航季)
雖然烏魯木齊、西安、蘭州獲得了額外的獎勵2%,那么其他正常性優秀的銀川、西寧、革命圣地延安卻受到了“雙殺”。一方面西北區域只能最多5%,另一方面周邊大機場卻獲得7%的增量。 銀川、西寧、革命圣地延安甚至可能無法達到5%,畢竟西安、蘭州拉高了平均增量。
正常性關系到旅客體驗與服務,但如果為了正常性而過度犧牲落地地區民航發展,這可真是得不償失。 建議政策部門要結合各地區發展實際,精細化制定政策,避免一刀切。這一刀讓多少機場喪失發展機會,喪失更多連接的機會。
比如 正常性表現最好的區域 增加額外2%。那么航班量少的區域,正常性高,也能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日本關西機場或將沉入大海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