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正霖:民航局將一如既往推動通航產業發展
“預計‘十三五’末,我國通用機場將建成500個以上,通用航空器將達到5000架以上,年飛行量200萬小時,產業整體規模將超過1萬億元,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通用航空企業將會涌現,安全、有序、協調的通用航空發展格局將初步形成。”3月8日,在由中航工業主辦的“愛飛客兩會之夜——兩會代表委員暢談供給側改革中的通航產業發展”活動上,民航局局長馮正霖積極展望我國通航產業發展前景。他指出,我國通航大發展的歷史機遇已經到來,民航局作為行業主管單位,將一如既往地致力于推動通航產業發展。
馮正霖說,通用航空產業是一個極具魅力的黃金產業,用途廣泛,形態多元,適用于我國不同區域的發展需要;兼具生產工具和消費品屬性,可以服務于我國未來數十年經濟發展;涉及面廣、產業鏈長,可以有力帶動多個關聯產業的發展。
馮正霖表示,通用航空是民航業發展的基礎和航空運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通航產業也一直是民航局的重點工作之一。“十二五”時期,民航局以推進法規建設、優化運行環境、夯實基礎建設、加強統籌規劃、改進行業監管和完善配套政策六方面為工作重點,推動通用航空發展跨上新臺階。截至2015年底,我國通用機場(含臨時起降點)約300個,通航企業數量、機隊規模和飛行小時三大指標分別達到281家、2186架、73.5萬小時,5年復合增長率分別為20.4%、15.9%和14.9%。通用航空從業人員達到14563人,較2011年增長了6.2倍。
馮正霖指出,通用航空與運輸航空并稱為民航“兩翼”,當前我國通用航空雖有一定發展,但受諸多因素影響,發展仍然相對滯后。“差距雖大,潛力更大。”馮正霖介紹,2015年以來通用航空業利好不斷,國務院領導對通航發展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十三五”規劃建議中將通用航空與民航、鐵路、公路并列;《中國制造2025》中也提出“推動直升機、無人機和通用飛機產業化”,都將有力促進通航事業發展。
馮正霖強調,民航局將繼續踐行“發展為了人民”理念,在堅持飛行安全、廉政安全和真情服務三個底線的基礎上,為推動通航發展做好四件事:一是注重頂層設計,系統謀劃;二是簡政放權,加大支持力度;三是加強監管,提高安全運行保障能力;四是改善服務,樹立通用航空服務大眾的品牌。
中航工業董事長林左鳴表示,2014年以來實施的“互聯網+通航+X”愛飛客創意經濟實踐,為群眾性航空事業大發展找到了供給側改革的突破口。中航工業將充分發揮在飛機研制、通航運營等方面的優勢,推動通用航空全產業鏈、全價值鏈和全品牌文化鏈整合,構建三維互動、協同互補的“魔方經濟”。林左鳴指出,通航的普及能催生出大量航空飛行員,這也是重要的國家戰略性的人才資源。
活動現場,馮正霖與林左鳴共同點亮了“魔方經濟”結合體。5位分別來自國務院、中航工業、地方政府等地的代表圍繞“供給側改革中的通航產業發展”的主題進行了精彩演講。
“愛飛客”由中航工業英文縮寫AVIC音譯而來,是中航工業為實現中國通用航空產業發展的創意品牌,主要產品包括愛飛客綜合體和飛行大會等。愛飛客綜合體由機場核心區、飛行功能區、商業服務區等部分組成,目前中航工業通飛已完成26家愛飛客航空綜合體戰略布局,2016年將在石家莊、荊門、包頭、安陽舉辦4場愛飛客飛行大會。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