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飛機5S店:11個月賣了88架飛機 馬云專機為“灣流G550”
如今個人擁有私人飛機,就像30年前擁有私家轎車一樣,是件特別稀罕又特別有面子的事情。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通用飛機的交易也逐漸變得普通起來。
通用飛機指的是除去民航客機和貨運飛機以外的所有飛機,私人飛機也屬于通用飛機之列。
記者從捷德航空開設在寧波梅山的國內第一家私人飛機5S店了解到,這家店在開業11個月的時間里,賣出了88架私人飛機,最貴的EC135型和EC155型直升機,售價都超過了1個億,最便宜的美國羅賓遜單引擎直升機,售價也在300萬到400萬元之間。

圖:易達中心賣出去最貴的飛機當中有這款EC155型直升機,價值超億元。
浙江有全國唯一私人飛機5S店 11個月賣了88架飛機
捷德航空開設在寧波梅山的這家私人飛機5S店叫易達中心。去年4月9日正式開業當天,就有來自湖北和河北的兩家通航公司提走了兩架被昵稱為“小松鼠”的直升機。
開業11個月后,記者3月17日從易達中心了解到,這家私人飛機5S店已經賣掉88架飛機,平均每個月賣出去8架。對于這個成績,工作人員表示:“其實很正常,各地的需求在不斷上升。”
易達中心賣出去的飛機當中,最貴的是EC135型和EC155型,售價都超過了1億元。至于買家,中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我們只能說,來買的大多是省內外的企業家。”
浙商研究會執行會長、著名財經作家胡宏偉對浙商購買飛機的印象非常深刻:“蕭山道遠集團的老總裘德道是浙江第一個買下私人飛機的人,這在當年是非常轟動的。”
裘德道白手起家,于2005年1月買下了價值6500萬元的“首相一號”私人飛機。機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當年裘德道的“首相一號”一年的托管費就要200萬元。2007年,裘德道把“首相一號”,換成了當時國內最豪華的私人飛機“豪客850XP”,總花費達1.5億元。
“第二個買私人飛機的浙商應該是義烏的王斌。”胡宏偉回憶說。此外,像萬豐奧特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愛蓮、環球國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錢峰雷等,也都有屬于自己的私人飛機。

圖:當年裘德道的“首相一號”,機身上還有杭州道遠集團的字樣。(資料圖)
浙商買飛機總體“保守” 馬云的飛機最貴
在擁有私人飛機的浙商當中,馬云的飛機是最貴的。根據2015年4月15日,胡潤研究院發布《2015年胡潤富豪榜與他們的公務機》,馬云的“灣流G550”公務機售價約為人民幣3億多元。
實際上,浙商買飛機的確還算“保守”,全國其他地方的老總們顯得更“高調”。
在胡潤研究院的這份榜單中,排在馬云前面的分別是“光伏大王”李河君和“國民老公”王思聰的父親、萬達集團的王健林。前者擁有2架“灣流G550”,后者有1架“灣流G550”。而去年12月,京東的劉強東到烏鎮參加世界互聯網大會,坐的是他自己的“灣流G650”,也比馬云的那架要貴1億多。恒大集團的老總許家印甚至擁有“空客319”,已近乎于民航客機了。
胡宏偉認為,浙江民資雄厚,但飛機對于多數中小企業主而言,起點還是過高了。另一方面,在胡宏偉看來,多數浙商目前選擇觀望,與他們低調和內斂的性格有關:“比如宗慶后、南存輝、魯冠球等浙商代表人物,他們都沒有私人飛機,這是性格使然。”

圖:恒大老總許家印的私人飛機是“空客A319”,已經接近民航客機。(資料圖)
飛機一年保養費用是總價的10%-20% 通用機場增加能為降低成本提供條件
都說“買得起車的人,肯定養得起車”,這句話套在飛機上會顯得有些“吃力”。一架飛機一年的運營保養費用,一般按飛機總價的10%到20%來計算。
王先生是金華一家企業的老總。去年,他購買了一架價值2000萬元的私人飛機。他告訴記者,當初買飛機,一方面是為滿足自己出行需要,另一方面,確實有點炫耀的意思。“但這筆資金占用我的現金流太大了,所以考慮了很久才下訂單。”
2個月后,飛機到貨。“當時飛機是(公司)那邊裝好之后,用汽車運過來的。”王先生對這個“大寶貝”喜歡的不得了:“從金華飛上海不到2個小時,比開車快了不止一倍。”
不過,銷售經理的提醒也讓他意識到,這個“寶貝”并不好伺候。“銷售經理問我有沒有場地和人員來運營和管理這架飛機,我說沒有,對方就說,如果找個通用機場托管,一年的費用是飛機價格的10%到15%。”這么一算,王先生的飛機每年的托管費就要200多萬元。
如果王先生自己有場地并組織團隊進行管理,一般一年的運營成本是飛機總價的10%到20%。“如果我自己請專門的維修人員,自己購買零部件維修,加上空域協調等各種費用,一年按飛行100個小時計算,平均每個小時的運營成本是2萬。”
每年固定要花費幾百萬在飛機上,王先生說:“雖然拿得出這個錢,但理性地講,還是有些奢侈了。”現在他打算把這個“幸福的煩惱”處理掉,已經聯系了幾家通用航空公司來買他的飛機。他說,若實在不行,長租給人家收點租金也好。
不過,業內人士認為,一旦通用機場布點完成、低空空域逐步放開,會為擁有飛機的個人提供不少方便。而駐場的通用飛機數量增加后,托管費、運營管理費等也會相對降低一些。
浙商呼吁發展通用航空產業 “打飛的”將離生活越來越近
在這兩年的全國“兩會”上,除了航空業界人士,都有代表或委員提出過與通用航空相關的議案、提案。擁有私人飛機的陳愛蓮,作為全國人大代表,連續兩年在“兩會”上提出要支持通用航空產業的發展。
今年的“兩會”上,陳愛蓮發言說,為避免(通用航空)形成一哄而上、無序發展的局面,建議對我國通用航空的全產業鏈發展,包括飛機制造、機場建設、航校、空中指揮系統建設、人才培養等多個領域,進行科學系統的規劃。
民航局局長馮正霖在“兩會”期間也提出,“十三五”期間將重點推進通用航空的發展。屆時,全國通用機場將建成500座以上,通用航空器將達到5000架以上,年飛行量將達到200萬小時。
一家布點在浙江的通用航空企業老總表示,其實對于飛行的需求是一直存在的,而且今后依然存在。“一旦通用機場在各個地方都布局完成,更多人可以依賴通用航空。個人購買私人飛機也好,租賃通航飛機也罷,既方便快捷,又有‘面子’。”
正如陳愛蓮在闡述發展通航產業的意義時所說的,通航產業作為新的增長點對促進國民經濟增長具有重要意義,能貢獻巨大的市場容量,所帶來的周邊產業是1:12的拉動,發展通用航空產業,搭建一小時空中交通圈,有利于拉動經濟發展,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