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抓住通用航空萬億市場?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的《關于促進通用航空業發展的指導意見》,釋放了我國大力發展通用航空業的政策信號。發展通用航空意義何在?會帶來哪些投資機會?記者采訪的專家認為,通用航空兼具生產工具和消費品特征,將服務于我國數十年的經濟發展,此輪發展規模將達萬億元以上。
通用航空不同于民航運輸,主要針對特殊的航空飛行需求,比如農林播撒、緊急救援、警用醫用,也包括經營性的商業用途。
國家發改委的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我國通用機場僅300余個,通用航空企業281家,在冊通用航空器1874架,2015年飛行量達73.2萬小時。
“目前全球有36.5萬架通用飛機,其中美國擁有22萬架左右,占據全球總量的60%以上,而我國的GDP和國土面積與美國相當,登記在冊的通用航空飛機卻僅為美國的0.8%左右。”天津中天翔翼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包俊成介紹說。
此次國務院辦公廳發文明確了通用航空發展的具體目標,到2020年全國建成500個以上通用機場,通用航空器達到5000架以上,年飛行量200萬小時以上。這還僅僅是國家規劃,不包括地方規劃。
上海霍克太平洋公務航空地面服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陸迅認為,由飛機制造、運營、托管、人員培訓等諸多環節構成的通用航空產業整體規模將超過1萬億元。
據中國民航管理干部學院通用航空系副教授于一介紹,通用航空業具有龐大的產業鏈,投資拉動效應一般為1:10,就業帶動比為1:12。因此,除機場建設、飛機制造、應用等,人員培訓、設備制造和運營管理等領域都將迎來廣闊的發展前景。
具體來說,從人才缺口看,人員培訓將擁有巨大的市場需求。根據國金證券的報告預測,僅飛行員一項缺口就很大。到2020年,按照整個行業對飛機和直升機的需求總和將超過10000架來計算,若按照每架飛機(直升機)配置2名飛行員,則需要20000名飛行員,保守估計飛行員缺口在15000人以上。還有制造業、地勤服務等的人才缺口。
從空港設備、空港系統、雷達系統建設需求看,總投資將超百億元。空管系統成本一般占機場建設總成本的1%至1.5%,按機場建設總規模3000億元計算,空管系統市場空間將達到30億元至45億元;此外,還有空港設備、二次雷達系統都將會有超百億元的潛在市場。
另外,運營、維修、租賃等是通用航空進一步發展的主要驅動力。根據美國近些年的數據顯示,這三項產出是通航制造業總產出的1.9倍左右。考慮到我國通用航空是發展初期,以1:1為參考標準,未來通航制造規模按4000億元計算,這三類業務潛在產值將超過4000億元。
(據新華社上海5月22日電)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航空限額賠償論斤算少點說服力
- 下一篇:廈門機場“扔鞋門”是缺德對抗失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