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貴老照片!大國之門永不褪色的記憶
這些老照片,像一部無聲電影,一幕幕從眼前掠過。它記錄了中國民航發展的歷史,見證了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歷程,更是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開啟了面向世界的大國之門。

1955年,中國民航局成立北京中央航空港工程處,正式全面建設施工。經過兩年多的積極修建,機場于1957年11月成功地進行了總體試運轉并于1957年12月完成國家驗收。


機場于1958年3月2日由建港工程處向民航北京管理處(該處于1959年1月1日升格為民航北京管理局)辦理移交并正式投產使用。

當時的首都機場擁有一座一萬平方米以上的航站樓,一條2500米長的跑道,總面積達8.4萬平方米,可停放42架各型飛機的機坪以及塔臺等配套設施,是新中國成立以來興建的第一個大型民用機場,其規模和現代化程度在五十年代的遠東地區堪稱前列。1957年11月,中國政府正式命名機場為“中國民用航空局首都機場”,一般簡稱“首都機場”。

北京首都機場的第二次擴建從1974年8月正式動工至1984年正式完工,歷時十年。

此次擴建修建了面積為6萬平方米的新航站樓。新航站樓按每日起降飛機60架次、高峰小時旅客吞吐量1500人次進行設計,采用衛星式活動登機橋供旅客上下飛機。樓內設置中國民航機場首次采用的自動門、自動人行步道、自動扶梯、行李接收、分檢、輸送和提取系統以及飛行動態顯示牌、閉路電視和子母鐘等當時國內最先進的設備。

擴建后的首都機場基本上達到了國際上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水平,并為我國的改革開放創造了良好的條件。集團聚焦集團公司領導會見北京邊檢總站李俊杰一行

5月5日,集團公司總經理劉雪松、黨組書記宋勝利,會見了來訪的北京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黨委書記、總站長李俊杰一行。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張木生,北京邊檢總站副總站長毛旭、總站長助理吉利霞參加了會談。會談期間,雙方就如何共同提升首都機場的服務品質和安全品質,共同推進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等方面進行了溝通交流。集團公司辦公室主任張玉志、機場建設部總經理宋鹍、質量安全部副總經理李義勇;北京邊檢總站辦公室主任賈冬、邊檢處處長王仕斌、后勤處處長馮樹強參加了會談。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