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白云機場第二航站樓細節圖大揭秘
廣州白云國際機場第二航站樓預計2018年建成。屆時,這里將成為世界級“巨無霸”綜合交通樞紐:3城軌+2地鐵+1高速,真正實現交通“零換乘”。等不及?來,這就為你揭曉它的內部細節圖,各功能區的詳盡規劃都可知曉哦。
廣州白云國際機場建于2004年08月05日,是國內三大航空機場之一,于2004年8月正式啟用,地處廣州市白云區人和鎮和花都區新華街道、花東鎮交界處。

按規劃,廣州將與國內、東南亞主要城市形成“4小時航空交通圈”,與全球主要城市形成“12小時航空交通圈”。到2018年,廣州將完成白云機場擴建工程,第二航站樓建成投入使用,并啟動第四、第五跑道和第三航站樓的征地拆遷工作。(傳送門>>直升機飛港澳+東南亞4小時互達不是夢!未來白云機場都可實現)
今天,小編為大家揭曉T2航站樓內部細節圖,各部分功能區的詳盡規劃都可知曉。此外,還將展示白云機場T2航站樓的規劃。雖然至今T2航站樓還沒建好,但今天曝光的美圖足以讓你感受到這個未來全國乃至世界的航空樞紐一點點的成長與蛻變。
3城軌+2地鐵+1高速 打造“巨無霸”綜合交通樞紐
據悉,白云機場綜合交通樞紐工程和白云機場擴建工程正同步建設中。在二號航站樓地下,正孕育著一個龐大的綜合交通樞紐。
按照規劃,廣佛環線、穗莞深2條城際軌道將并線引入白云機場一號和二號航站樓;廣清城際軌道則通過廣州北站與白云機場之間的軌道交通實現與機場對接。依托這3條城際軌道交通,將形成以白云機場為核心,直達珠三角東部、西部和粵北地區的三大城際軌道通道網絡。
同時,通過建設機場北站直達機場高速路,實現白云機場與高鐵和廣州市內重要樞紐站場的快速銜接。廣州地鐵3號線將延伸至白云機場2號航站樓,實現機場與地鐵9號線互聯。
上述路網建成后,白云機場有望成為集高鐵、城軌、地鐵、高速路和民航等多種交通方式于一體的世界級“巨無霸”綜合交通樞紐。
揭秘白云機場 T2航站樓各功能區設計
一
T2航站樓規劃圖則+四層平面圖

白云機場T2航站樓與交通中心之間的流線設計:上圖中交通中心-8米層的平面布置,可見為城軌、地鐵的站廳區域,外面就是小車停車場。

左側為交通中心0米層的布置圖,而T2航站樓0米層就是國內、國內的到達行李提取區。黃色的就是國內行李提取區,橙色是國際行李提取區。兩個提取區出來棕色的區域就是迎客區。需要乘坐出租車的乘客,往下一層就可到-4米層的出租車車道。
右側為白云機場T2航站樓交通中心-4米層的布置圖,還是小車停車場。再靠近航站樓的地方,就是出租車上客車道了,靠東側為國際到達旅客的上客車道;靠西側為國內到達旅客的上客車道。

左側是+11米層布置圖,這里接駁的是T2航站樓的出發層,淡藍色的是國內值機柜臺區、深藍色的是國際值機柜臺區。
右側是白云機場T2航站樓交通中心+5米層布置圖,這里設置了備用的大巴車道,以及從航站樓到交通中心的天橋。
航站樓一層平面為到達層,主要設施包括:國內/國際行李提取轉盤、國際到達海關通道、國內/國際到達大廳及提行李旅客中轉交運行李廳等設施,另外還為國內/國際的離港旅客提供了遠機位候機區域↓↓

航站樓二層為國內出發與到達的混流層以及國際到達層,主要設施包括:國際到達檢驗檢疫通道、國際到達邊防檢查柜臺、國際中轉國際設施、國際中轉國內(不提行李旅客)設施及國際中轉國內(提行李旅客)安檢通道↓↓

航站樓三層主要為國內辦票層、國際出發層及可轉換機位的國際到達層,主要設施包括:國內/國際值機柜臺、國內/國際安檢通道、國際檢驗檢疫柜臺、國際海關檢查通道、邊防檢查柜臺↓↓

航站樓四層內主要有,國內混流(東六指廊根部)、國際出港(北指廊)、兩艙休息區、計時休息、商業零售(值機大廳后方辦公區頂層就設置了餐飲區,目前鐵路、機場非常流行的設計)、后勤辦公、設備機房↓↓

經過優化的T2橋位分配,其中粉色是國內機位、綠色是國際機位、紫色是國際-國內可轉換機位、灰色是遠機位(國際、國內皆可)↓↓

二
搶先看!規劃亮點效果圖

高架三層出發車道:分工更加明細,從根源上有效地解決了交通擁堵的問題,進而提高同行能力。

薄膜結構雨棚:目前是初步設計階段,具體是否落成有待時間檢驗,小編感覺如果是航站樓屋蓋直接延伸出來作為雨棚更加自然。

玻璃幕墻以及V字型支撐屋蓋的鋼架:位于T2航站樓正面,跟T1不同的是,這堆V型鋼架并沒有穿插在幕墻上面,而是布置在幕墻的外面,令幕墻的結構更加簡單。

長條梯形“峽谷”:T2航站樓從出發車道進來,穿過正門之后,就是一個橫向的“峽谷”,這個峽谷可以布置垂直交通設施(電梯/扶梯/坡道),上下溝通出發層、到達層、交通中心天橋等等。

值機島:T2航站樓增加了很多商業區,值機島后面就有一排商店,圍繞著安檢入口,但是過了安檢區/邊檢區之后,又有另外一個大商場包圍,乘客要逛完商場才看到登機口的位置,這設計...

候機區:唯一無法了解詳情的就是國際-國內可轉換登機橋的處理方式,因為最原始的設計當中,國際流程、國內流程都是到發分層處理的,那個轉換機位極其復雜。現在既然國內流程改成了混流,轉換機位方面希望會有驚喜。

到達層迎客大廳:由于長梯型“峽谷”形成了中庭效果,因此有更多的光線滲入地面的這個區域,整個大廳格調會提升一個檔次。

機場大巴客車道:位于地面,同時旅客可以很輕易地換乘地鐵與城軌。
揭秘未來白云機場 T2航站樓規劃設計
白云機場T2樓有兩個布置方案,第一個是中滑行道方案,第二個是北站坪方案。
方案一:
中滑行道方案
該方案的特征是T1航站區與T2航站區獨立設置,中間設置第三組平行滑行道,溝通東、西兩側的飛行區。

方案一設計圖

方案一效果圖
方案二:
北站坪方案
在該方案中,T1航站區與T2航站區合并布置,中間不設置滑行道。T2相對于現有的T1樓作出了最重大的改動就是將到達行李提取區重新布置在主樓底下,不再像現在那樣設置在東西連接樓處。


方案二設計圖(點擊可放大)

方案二效果圖
從西面指廊方向看過去的T2航站樓。從圖中可見,東四、西四、東五、西五指廊其實都按標準形狀來做設計的。但最新的方案又改成了不同的形狀了。

有網友列出這張“白云機場終極發展示意圖”,可看見白云機場未來將會發展成擁有3個航站樓、5條跑道的超大型機場。雖然這并非官方公布的方案,但也可以預想到,未來它必將繼續壯大發展。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