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永不服輸的排故高手
不到2個小時的交談,在他的身上筆者能夠感受到一股韌勁,作為機務工程師,尤其是一名排故工程師,每當面對各類飛機的“疑難雜癥”時他總能通過嫻熟的技術,極強的學習能力去克服。他叫李嘉誠,他是山航工程技術公司青島維修基地航線二中隊的一名高級排故工程師。
航線的風雨歲月 是他成長的階段
從2008年加入山航起,李嘉誠已經在山航從事機務工作有11個年頭了,堅韌、不服輸、愛學習的他早已成為一位機務“大拿”,在排故組的他專門負責排除各種飛機的“疑難雜癥”,不論嚴寒或是酷暑,只要有棘手的問題他總會解決,通宵排故對他來說更是家常便飯。
采訪之初,李嘉誠還略顯緊張,“平時總跟飛機打交道,這還是第一次接受采訪。”李嘉誠笑著說。工作十余年,他也把這次采訪當做對自己過去十多年的一次總結與回顧。
“我2008年畢業于南昌航空大學,當年就通過校招加入了山航。”李嘉誠說。他在來到山航初期,因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緣故,他先是去了山航地服部做了2個月的志愿者,之后經過一段時間的培訓,他來到山航工程技術公司,正式成為了一名機務人。
回憶起當初第一此走進機坪,來到外場做航線檢查,李嘉誠說他很興奮。在此之前甚至沒有坐過飛機的他想都沒有想到,自己會成為一名機務工程師。
在老師傅的帶領下,李嘉誠從一名“菜鳥”新手慢慢地開始成長。“外場相對是做一些例行的檢查工作,也是在那個時期,讓我養成了‘按卡作業’的習慣。”李嘉誠說。“按卡作業”是做一名機務的最基本要求,每一項工作都有手冊、規章,必須嚴格按照手冊來操作。
在航線的日子雖然每天要面對風吹日曬,航前、過站、航后……一天下來很是辛苦,但李嘉誠坦言他渴望進步,有時候他會覺得自己跟很多技術出眾的同事之間還存在不小的差距,每當下班后他總是會自己一個人去查閱資料,把手冊爛熟于心。“機務與飛行相同的,機務維修本身就是為了讓飛行員能夠駕駛一架百分百安全的飛機。”李嘉誠說。有時候他也會去學習飛行的知識,從飛行的角度去看待問題,有時能給他更多的啟發。
為進步加入排故組 志在成為機務“大拿”
2010年,對自己有著高要求的李嘉誠通過考試加入了排故組從事排故工作。“排故組里可有很多高手。”李嘉誠告訴筆者,排故組專門負責為飛機排除一些難度較大的故障,組里各個都是一等一的機務高手。
李嘉誠要學的東西還很多,每當排故遇到不懂的問題,他總是會查手冊、問經驗豐富的老師傅。
李嘉誠告訴筆者,有一次排故經歷,給他留下深刻印象。一個系統通道接不通,查詢手冊分析原因時里面有跟線斷了,但斷線的位置很難確定。李嘉誠跟同事們不停地量線,熬了一整個通宵后仍然沒能找到斷點。
到了下班的時間,替班的同事也已經到位,按說李嘉誠可以下班了。可他總覺得自己就快找到斷點了,心里那股子不服輸的勁讓他忘記了身體的疲憊,他執意要留下來跟接班的同事們繼續排查。“其實就是一種感覺,自己心里覺得馬上就能找到了。”李嘉誠說。他的感覺很快就應驗了,在狹小的電子艙空間內只能趴下身子通過反光鏡查找,很快李嘉誠就找到了斷點。“找到了!果然斷點是在連接點處。”李嘉誠大喊一聲。
找到斷點,后續的工作開展的就很順利了,到了下午1點多,這個故障終于排除了,此時的李嘉誠才感覺到了疲憊,但看到飛機安全隱患排除,他的內心更多的是喜悅。“這也是我從事機務工作最大的動力,每當看到飛機安全的起落,自己是很自豪的。”李嘉誠說。
異國他鄉連夜排故 策劃機務漫畫欄目
除了在基地排故,李嘉誠也曾有過跟機飛行排故的經歷。有一次他在重慶跟機飛到泰國清邁,在異國他鄉獨自完成了一次排故。
當天清邁下著小雨,在清邁檢查飛機時,李嘉誠發現飛機有漏油的情況。發現問題后他趕緊聯系借航材,一番周折后他聯系到一件航材,從曼谷運送來。半夜2點多,李嘉誠一個人在清邁機場機坪上工作,直到凌晨5點他完成了工作。“當時心里沒想別的,只擔心自己不能及時修理好,怕影響第二天旅客的行程。”李嘉誠說。
好在最終他順利排故,第二天他跟機返回。因為排故的原因,李嘉誠的身上到處噴滿了液壓油。他擔心自己身上的味道影響旅客,跟乘務員要了一個毛毯裹在身上,坐到了人少的角落里。
“有人說機務是個技術活,可我覺得機務其實是個良心活。”李嘉誠說。想要做好機務工作的確需要有過硬的技術,但更重要的是心態,只有真正把機務當做自己的事去做,永遠把安全擺在第一位才能稱得上是一名優秀的機務工作者。
除了工作,生活中的李嘉誠如今是兩個孩子的父親,家里這有他跟妻子兩個人帶孩子,平時他的工作比較忙,孩子基本全靠妻子照看。“有時候送大的去幼兒園,妻子還要抱著6個月的小寶。”李嘉誠說到這,原本就布滿血絲的眼睛也濕潤了。他說只要他在家,飯菜全是他來做,對他來說能幫家里分擔一點也是好的。其余的時間,在保證充足的休息后他全都用來陪伴妻兒。“以前單身的時候沒事會打打籃球鍛煉身體,現在我的生活重心就是家人。”李嘉誠說。
談到未來,李嘉誠希望工作中自己能夠不斷進步,從工程管控上去看待飛機維修,從整個機隊的角度去考慮問題,更好的了解民航規章制度。“總而言之就是不斷地學習進步,機務這個工作,學無止境。”李嘉誠說。
除了自己進步,李嘉誠還希望能夠帶領自己的團隊共同進步。2018年她組件了一只50多人的電子團隊,為了讓團隊成員更好的學習機務知識,他策劃了一個機務漫畫連載欄目,通過漫畫的形式讓大家了解更多機務的知識,讓學習變得不再枯燥。“生活上還是希望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家人吧,如果可以的話,等孩子再大一點,希望有機會能帶著他們出去玩一玩。”李嘉誠對于未來的工作與生活,充滿了期待。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趙浩然:機會永遠留給有準備的人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