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乘機到底能不能用護照?民航局,請給句痛快話
5月21日,有媒體報道說,此前網上流傳的“以后國內航段不能用護照坐飛機”一說屬實,并表示該說法來源于中國民用航空局頒布的新版《民用航空安全檢查規則》。目前,南京祿口國際機場、合肥新橋機場等機場已開始實行這項新規。
如果這一說法確實屬實,那么,對很大一部分使用護照訂購機票并出行的旅客來說,會產生很大的不便。
東航江蘇公司地面服務部經理王闖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這項新規主要涉及三類人群。
影響最大的,就是需要出入境的人員。無論你是去旅游還是出差,如果行程中包含中國內地的航段,你就得隨身攜帶身份證。“國內和國際的證件劃分很清楚,比如南京飛廣州,然后再轉布里斯班或墨爾本,原來拿一本護照及有效簽證就可以,現在要把身份證也帶著。”
涉及這項新規的另一類人群則是長居海外的留學生和華僑,由于長期在境外生活,有人的身份證已經過期或者根本就沒有身份證。過去,這類人群只要出示護照,就可以乘坐國內航段,但現在依據安檢“新政”,他們一旦回國,將被國內航班“拒載”。還有一部分人群,則是無法出示身份證的。比如有些人因辦理相關其他手續,身份證暫時不在身邊,或者是身份證遺失的。
不過王闖表示,這部分人群不用擔心。機場公安有辦臨時身份證的,有些居民忘記帶身份證或遺失,到公安這邊出示一下有效證件,是可以補辦臨的,有臨時補救的方式。
但值得注意的是,媒體報道時僅引用了民航局相關規定的文件名,并未指出援引自哪條具體規定。而查詢最新版《民用航空安全檢查規則》(CCAR-339-R1),第三十一條明確規定了,“乘坐國內航班的旅客應當出示有效乘機身份證件和有效乘機憑證……有效乘機身份證件的種類包括:中國大陸地區居民的居民身份證、臨時居民身份證、護照……”
那么,這一被媒體證實的“新規”,是否存在,又會造成何種影響?與民航相關部門聯系密切的多個航空自媒體發文稱,目前處于“靈活執行期”,各地機場可以自行決定是否根據“新規”執行國內航段不得使用護照搭乘,但“新規”來自一份“神秘文件”。由此,國內航段不能用護照乘飛機的“新規”,十分吊詭。
當前,國內許多二線城市機場開航了一些需在國內經停的國際航線,如重慶-北京-舊金山航線,此類航線的明顯特點,就是有一段國內航段的飛行。眾所周知,搭乘國際航班需使用護照,且訂票時僅需輸入護照號。如果按照“新政”執行,那么從重慶出發前往舊金山的旅客,就必須得攜帶身份證和護照同時進行身份驗證,如未帶那顯然是會被拒絕登機。民航局此舉,或許是出于加強措施保障航空安全,但如此行為無法逃脫“懶政”嫌疑,就如同早前熱議的奇葩證明“證明我是我”,難道護照就不是公民有效身份證明了嗎?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且不說報道中“新規”所依據的新版《民用航空安全檢查規則》明確規定,5月17日,中國民用航空局官網的公眾留言咨詢欄目里,“本欄目編輯”以官方身份答復了一位網友關于國內航段不能用護照飛行的提問,表示可以使用護照搭乘。所以,這前后不斷矛盾的“新規”,更加讓人質疑民航局此舉初衷。
就此次事件而言,如果要求國內航段搭乘使用身份證,就是將職能部門負責保障航班安全的責任轉移到了民眾身上。身份證作為最常用證件,能夠比護照更好地獲取相關乘機人的安全記錄。但是,身份證并非中國公民在國外的有效身份證件,進行國際飛行攜帶身份證不方便且不說,萬一身份證在國外遺失,那么按照新規,回國后還將無法在國內搭乘航班。此外,“新規”也并未設定緩沖期、并未對已用護照購票旅客出臺對應解決措施……一團糟的背后,更突顯了增加民眾的負擔、“不擔風險”的懶政之風。
所謂“國內航段不能使用護照”到底怎么執行,面對一片質疑、“各說各話”,民航局應該盡早做出澄清。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完善國有企業法人治理結構的指導意見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