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港觀點:挖掘支線機場空港經濟的發展潛力
近期,由中國城市發展研究會空港城市發展委員會、復旦大學國際空港城市研究中心聯合發布的《中國空港經濟區發展藍皮書》評選出了2017年中國空港經濟區發展的十大項目。張家界機場開建國際公用保稅倉項目成功入選。這一項目是支線機場探索空港經濟發展模式的一個嘗試。
近年來,隨著大型樞紐機場和干線機場的容量飽和與航空出行需求的持續增長,國內現有支線機場得到了快速發展,客貨運吞吐量增長明顯。與此同時,支線機場建設步伐也在加快。據統計,2017年我國支線機場數量為167座,較2016年新增11座,越來越多的中小城市擁有了屬于自己的機場。在質量與數量的雙輪驅動下,發展空港經濟不再是大型樞紐機場的“專利”,支線機場也具備了發展空港經濟的潛力,實現資本、技術、人力等生產要素在機場周邊集聚,形成具有航空指向性的產業集群。
依托支線機場發展空港經濟,將為中小城市實現產業轉型、提高發展質量提供新動力�?崭劢洕篌w上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是與航空運輸直接相關的產業,如航空物流業、食品業、維修業等;第二類是利用機場口岸功能和航空貨運快速、安全的特殊優勢,產品具有體積小、重量輕、附加值高等特點的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農業。第三類是利用機場的區位優勢而延伸發展的總部經濟、會展經濟、旅游經濟、文化娛樂等。這三類產業不是資源和勞動力密集型產業,技術含量和附加值較高,有利于帶動支線機場所在的中小城市實現高質量發展。
此外,我國大量的支線機場分布在中西部地區,發展空港經濟有助于加速推進中西部城市的新型城鎮化建設。依托西昌青山機場,四川省涼山州建立了成涼工業園區,重點發展現代物流、生物制藥、農副產品精深加工、現代空港物流、科技會展等產業,成為帶動涼山州產業轉型升級和城鎮化水平提升的新引擎。
空港經濟因機場而生,以機場為依托,一旦形成產業規模后便能夠反過來為支線機場鋪就具有特色的快速發展之路。湖北宜昌圍繞空港經濟大力招商,引進了總投資55億元的海航通航產業園、總投資18億元的凌云飛機維修基地以及唯品會旗下的品駿快遞。在空港經濟的帶動下,宜昌機場的客貨運吞吐量迎來爆發式增長:2015年宜昌機場的旅客吞吐量為124萬人次。到2017年,年旅客吞吐量達到了224萬人次,貨郵吞吐量更是在華中地區支線機場中排名首位。
支線機場與大型樞紐機場相比,從規模容量到航線航點,再到腹地范圍都有一定差距。因此,圍繞支線機場發展空港經濟,不能貪大求全,應精準發力。機場交通功能和城市發展動能是托起空港經濟的“兩翼”,對腹地城市的經濟特點、資源稟賦、區位優勢進行準確把握,才能制定合理適用的空港經濟發展模式。張家界機場的國際公用保稅倉項目之所以能夠成為中國空港經濟區發展的一個典范,在于其充分結合張家界旅游城市的特點,依托機場的多條國際航線,將空港經濟的發展方向明確為外向型旅游商業,通過打造保稅直購中心、中外美食專區和世界一流的醫學美容中心,加快了張家界旅游業的國際化進程。
精準發展支線機場空港經濟,要對機場有準確的性質定位。以客運為主的機場與以貨運為主的機場適合不同的空港經濟發展模式,客流特征的差異也會帶來不同的商機。對一座支線機場進行定位不能“只見樹木”,還應該將其置于區域機場群和綜合交通體系中進行分析。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惠州機場:定位為“深圳第二機場” 完善與深圳快速交通體系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