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空地互聯網白皮書》報告發布
4月26日,IFEC2017創新高峰論壇暨空地互聯網產業大會正式開幕,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原黨委書記樊澄就《IFEC空地互聯網產業大會關于共同推動“互聯網+民航”產業升級和融合發展的倡議》進行致辭,發布《中國空地互聯網白皮書》報告。

↑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原黨委書記樊澄發布《中國空地互聯網白皮書》報告。
報告致辭摘編如下: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大力拓展互聯網與經濟社會各領域融合的廣度和深度,2016年7月,發展改革委與交通運輸部聯合下發《推進“互聯網+便捷交通”促進智能交通發展的實施方案》。其中,對“民用航空器空中接入互聯網示范工程”提出具體要求,民航系統積極響應著力推進,空地互聯網業務正在實質性的發展。
截至2016年底,中國民航業運輸飛機在冊架數2933架,2015年旅客運輸量4.9億人次,其中國際和港澳臺旅客6227萬人次,國際和港澳臺定期航班航線769條,通航55國家的137個城市。每年民航旅客空中載運時間超過9億小時。可以設想,空地互聯網業務在民航將有深入的應用和廣闊的市場前景,一定能形成“互聯網+民航”的價值藍海。
近年來,全球空中互聯網處在一個快速的發展期。目前,全球有大約 55 家航空公司在提供機載 Wi-Fi 服務,裝載 Wi-Fi 系統的飛機已超過 4000 架。其中,北美航空公司的 Wi-Fi 飛機占比超過 80%,其次是歐洲和中東,亞洲航空公司處于相對落后的狀況。
我國從2012年國航開始第一架機上網絡飛機試飛以來,空地互聯網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發展,東航已經擁有國內最大的互聯網機隊,53架Ku衛星上網飛機已經讓廣大旅客初步感受到了空地互聯網的便利和吸引力;海航旗下喜樂航公司實現了航空互聯網的專業化運營,2016年完成了資本市場的掛牌,正在探索一條社會化合作經營的新路;國航、南航等航空公司也在積極探索新的地空通信技術和商業模式,蓄勢待發。
通過調查與梳理,我們發現,空地互聯網作為一個新興的產業,近期的發展呈現出了以下趨勢:
地空寬帶技術的成熟度越來越高,多技術融合發展的趨勢明顯。目前主流的兩種地空通信方式——衛星和 ATG,都開始向高帶寬、低成本的方向發展。兩種技術的獨立演進和相互融合,將成為未來技術發展的總體趨勢,以滿足旅客日益增長的空中多媒體娛樂與互聯通訊需求。通過全球覆蓋的寬帶通信網絡,飛機將“永不失聯”,黑匣子也將成為歷史。
空中互聯網還將對現有的機上娛樂和機載媒體生態進行跨越式的升級改造。通過空中互聯網服務,航空公司可以拓展其商業經營平臺,從單一的客艙廣告經營,到目的地電子商務、社交通訊、多媒體內容經營等全平臺的經營鏈條,而旅客的服務滿意度,也在這一過程中得到提升。
《空中互聯網產業白皮書》項目將采用社會化項目管理機制,核心項目組落在空盟科技公司的咨詢團隊上,通過媒體檢索,市場調查,專稿采訪,專家約稿等形式,形成對中國空地互聯網產業最全面的記錄、分析和解讀。
我們希望越來越多的政府組織、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所和專家學者能夠參與到《空地互聯網產業白皮書》的項目當中來,讓我們共同努力,做好這一有利于新興產業發展,有利于民航強國,有利于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發展的創新事業。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中南局深化改革“先行先試”工作方案》審議通過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