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機場地服:順利保障國際分流航班旅客進出港
自3月19日,民航局、外交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等部門聯合發布《關于目的地為北京的國際航班從指定第一入境點入境的公告》至今,呼和浩特機場作為國際始發客運航班調整目的地第一入境機場之一,地服分公司共保障運輸起降15架次,幫助旅客清關托運行李4708件,涉及3622名旅客。
領導重視迎接海外客,硬核團隊保障托運行
圖:國際航班保障 攝像:孫嘯巖
內蒙古自治區政府、集團公司高度重視,相互多次研討保障細節,自治區政府主席親自帶隊視察呼和浩特機場旅客入境場所,集團公司組織各成員單位,在場地規劃,人員配置,流程制定等環節周密部署,統籌安排,地服分公司按照呼和浩特機場公司保障方案制定分案,設備方面挑選性能優的平臺車、擺渡車、行李拖車等作為專用保障車輛,人員方面從自愿報名員工當中挑選黨員、骨干員工先后分三批次共計36人參加保障任務,地服分公司各部門形成動態的聯防機制,打破原有管理模式,共同排查安全隱患,擬定應急措施,加強與聯檢單位的信息溝通,組成一支不懼艱辛,甘于奉獻的硬核保障團隊。
截止4月5日,地服分公司共保障國際始發客運航班調整目的地第一入境航班15架次,機型分別為5架A330系列、9架B777系列、1架789,航線為亞太航線、歐洲航線、北美航線,涉及七個國家的海外華人華僑共3600余人,98.9%旅客留置在呼和浩特市接受隔離,幫助旅客清關托運行李4708件,平均每件行李耗時0.8分鐘。
“手遞手”交接送走海外客,清明節假拉開保障序幕
圖:保障解除隔離旅客出行 攝像:楊帥
地服分公司嚴格落實內蒙古自治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于印發國際航班分流呼和浩特人員解除集中隔離后續工作方案的通知》,地服分公司運行控制中心牽頭制定專門的解除隔離返程旅客保障方案,經過公司領導、各部門負責人集中討論,查漏補缺,整個保障鏈條萬無一失。自治區防控指揮部將海外解除隔離旅客送達呼和浩特機場出港出發大廳指定入口,地服分公司旅客服務部保障人員認真核對名單人數,并簽字確認,全程專人引導,直到旅客順利登機,各保障環節“手遞手”無縫銜接,確保每一個海外解除隔離旅客安全順暢登機、抵達目的地。
到2020年4月4日,國務院發布決定舉行全國性哀悼活動,表達全國各族人民對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斗爭犧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同時也是第一批國際始發航班技術經停呼和浩特市隔離期滿14天之日,早晨7:40海外解除隔離78名旅客,托運175件行李搭乘CA1102航班順利起飛,地服分公司拉開了國際始發客運航班調整目的地入境呼和浩特市隔離解除旅客出行的保障序幕。
換位思考體現真情服務,數據分析提升保障水平
圖:機下保障解除隔離旅客行李 攝像:孟利新
地服分公司領導經常教導員工,日常服務旅客要學會換位思考,考慮到海外旅客購買高價機票,長途跋涉踏入祖國的這片熱土,對一些特殊保障流程,旅客有質疑,甚至不滿情緒屬正常反應,地服分公司服務員工不厭其煩的做好解釋工作,把初心轉化在日常行動上。地服分公司值班服務部提前了解解除隔離旅客出行信息,為他們提前預留座位,開放值班經理柜臺專門為解除隔離人員辦理乘機手續,全程專人引導,讓旅客到來機場切實感受到祖國的溫暖,機場保障流程的順暢,地服人員的真情服務。
地服分公司機坪操作部通過旅客入境時的數據統計,針對旅客返程集中托運行李,且行李體型較大、重量超重等特點,認真測算并驗證,通過數據分析不斷調整保障方案,優化保障細節,增加保障人員數量,預判保障風險并制定預案等措施,確保每一名解除隔離旅客的行李隨機到達,不能因為艙位調整、人員不足等原因延遲達到。截止至4月10日,地服分公司共保障海外解除隔離旅客1900余人的托運行李,共計2600余件,重量51900公斤。
地服分公司始終堅持“精準防控、精準施策”的原則,通過數據的分析,經驗的積累,精細化的管理,堅決做到疫情防控“三個零”。下一步地服分公司將繼續細化保障流程,不斷提升保障能力,夯實安全管理水平,推動集團公司向高質量發展水平邁進。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海南省首家ETC機場停車場于三亞機場正式上線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