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滬海上航路再添“千里眼”和“順風耳”

2017年6月3日,由鹽城南洋機場協助民航空管局在鹽建設的移動二次雷達和甚高頻臺站,順利通過中國民航飛行校驗中心的校飛工作。這標志著A326(京滬海上航路)雷達監視(俗稱“千里眼”)和甚高頻通信(俗稱“順風耳”)實現全覆蓋。該移動雷達和甚高頻臺站的投產運行,有利于提高和發揮A326航路海上大通道的作用,進而對未來首都二機場的投產使用和京滬海上航路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為充分發揮A326航路海上大通道的作用,根據民航空管局的統一部署,民航華東空管局決定在鹽城南洋機場設移動二次雷達和甚高頻臺站。為迅速推進此項工作落地,鹽城南洋機場公司主要領導主動協調當地政府有關部門,積極落實場地選址,施工建設和配套設施的建設等工作,短短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就完成場地租賃、臺站測量、場地建設,設備安裝調試及校驗飛行保障工作。5月26日完成機場雷達和甚高頻測試驗收,6月3日順利通過校飛工作。
此次“千里眼”和“順風耳”建成投產使用,也必將提升鹽城南洋機場空中監視能力,進一步增強鹽城南洋機場軍民航防相撞的安全裕度,為鹽城民航的安全發展保駕護航。
另外,為了一勞永逸地解決“千里眼”和“順風耳”問題。在市委市政府的關心支持下,鹽城南洋機場主動協調國土、規劃等部門,并在亭湖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已全部落實固定雷達建設各項工作。目前,此項工作主體工程已封頂,計劃七月底進場進行設備安裝施工,11月份完成投產使用。固定雷達的建成使用,將為全國民航和鹽城南洋機場的安全保障再添雙翼。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哈爾濱機場“三到位”確保汛期安全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