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機場引領東北地區航空器慢車除冰工作再上新臺階
春回大地,萬物復蘇。吉林地區2019-2020除冰季已接近尾聲。本次除冰季不同于以往,整個吉林地區無論是降雪量還是降雪頻次都遠超往年平均水平,使這次除冰工作困難重重。庚子年伊始,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蔓延也給整個民航業帶來了較大沖擊,讓除冰工作難上加難。吉林機場機務人迎難而上,堅毅果敢,用自己的智慧與勤奮不辱使命、踏實前行!
冬去春來 成績斐然
這一除冰季,在集團公司的堅強帶領下,吉林機場集團航空器除冰工作成績斐然,再創新高。截止到目前,共完成航空器除防冰3464架次,同比增長412.5%。其中,長春機場完成2952架次,所轄各支線機場完成512架次。累計完成慢車除冰2399架次,占整個除冰季除冰總量的81.3%,包含了1189架次機場代理航班和1210架次南航航班(南航、川航、廈航、重慶航),慢車除冰總數較上一除冰季增長28倍。在除冰液的使用量上也有較大增幅,同比增長320.6%,達到1000余噸,其中單架次除冰液平均使用量約為417升,除冰液消耗量降低約28%,除冰液噴灑有效使用率達90%以上,與往年相比,有效提升了除冰液利用率,降低了無效損耗。
在整個除冰季,參與慢車除冰保障工作的規模也是史無前例的。其中,機務除冰操作員參與保障9467人次,單人日除冰保障最多達39架次;特種車輛參與引導2399車次,除冰車9467車次;除冰指揮員參與全部慢車除冰2399架次的指揮工作。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吉林機場機務人用責任和擔當上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從無到有 從有到優
自開展慢車除冰工作以來,長春機場除冰作業保障時間約2分鐘,較傳統除冰方式效率提升近60%。通過縮短除冰作業時間,相對增加了除冰液保持時間,同時除冰車相對集中作業減少了車輛保障繞行的風險,確保了運行安全,進而提高機場冬季整體運行效率,對航班正常性提升起著決定性作用。由于除冰液消耗量降低,進一步提高了除冰的經濟性,節約了航空公司冬季運行成本。
沒有什么是一蹴而就的,成績的取得靠的是平時的點滴積累,所謂聚水成涓,厚積才能薄發。
2018年,長春機場機務工程部積極推進慢車除冰工作的嘗試和探索,從確保運行安全、提高效益效能、提升航班正常性出發,著手籌備慢車除冰相關工作。先后完成了《長春機場機務工程部慢車除冰程序》《長春機場航空器慢車除冰運行手冊》和《長春機場慢車除冰特殊運行保障方案》的制定。2018年12月3日,在吉林機場集團主要領導的現場指導下,在吉林空管局的支持下,長春機場正式開啟了航空器慢車除冰新模式,成為了東北地區首家采用慢車除冰模式的機場,對推動東北地區航空器慢車除冰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和借鑒意義。
(圖:2018年12月3日
長春機場啟用航空器慢車除冰新模式)
2019年,吉林機場機務人不忘初心,繼續砥礪前行。7月24日,以民航東北管理局《關于在哈爾濱和長春機場全面開展航空器慢車除冰的通知》(東北局發明電〔2019〕778號)文件為指導,領導班子群策群力,著眼于提升慢車除冰效率,提高航班正點率,立即啟動“三機位”同時慢車除冰項目,并列入年度重點工作內容,全面推進長春機場2019-2020除冰季的慢車除冰工作;同年10月,完成了除冰坪重新施劃標線通過行業驗收;2019年10月26日,由吉林監管局、吉林空管分局、吉林機場集團主要領導到現場對慢車除冰工作進行指導、對整體流程進行監管,并做出相應部署,為接下來的慢車除冰工作指明方向,提供不竭動力,由此開啟長春機場高效慢車除冰新篇章。
(圖:2019年11月13日,長春機場“三機位”同步慢車除冰作業保障)
從無到有,吸取各方經驗,奮斗自強。
從有到優,革除各種弊端,盡善盡美。
眾志成城 克堅攻難
進入除冰季以來,機務工程部開啟了“慢車除冰為主、原機位除冰為輔”的保障模式。并在實施過程中,逐步推進“三機位”慢車除冰。這也為東北地區乃至全國樹立了標桿。
據了解,“三機位”慢車除冰在技術方面的主要難點是飛機周邊情況復雜,需要嚴格規劃除冰車的行駛路線,特別是除冰車噴出的除冰液,必須避開飛機發動機及發動機尾流,以免對發動機和人員造成傷害,尤其是在多機位同時進行慢車除冰作業的高效情況下,對各環節的考量、作業方案的執行要求都更為嚴格。為此,機務工程部創新型的采取了“三機位八車”模式,重點突出了聯動作用、流程優化及措施執行。將12臺除冰車的需求降低到8臺。既滿足了保障需要,又降低了原除冰模式下除冰車繞行機翼帶來的安全風險,進一步理清了慢車除冰工作思路,破除了運行保障和安全保障上的難點,增加了安全裕度。
除了技術上的難點,還有崗位建設的壓力——除冰指揮席建設。除冰指揮對于機務工程部來說還是個全新的崗位,除冰指揮要有具備在5分鐘內指揮3架飛機和8臺除冰車以及2臺引導車配合完成慢車除冰作業的能力,同時也要具備對于突發事件的處理協調能力。機務工程部在除冰指揮建設前期,認真思考、深入挖掘,在大量的演練測算和實踐總結的基礎上建立了一套適用于長春機場慢車除冰的配套指揮程序。與此同時,機務工程部加強員工業務水平培訓,定期開展業務交流,將除冰指揮從無到有,建設成一支業務精湛,水平過硬的高素質隊伍。
在成功的道路上是沒有一帆風順的,面對困難,機務工程部積極探索、迎難而上,彰顯出了機務人的智慧與果敢。在面對人員緊張時,全體機務人自愿放棄年休,整個除冰季無一人休假;面對場地不足時,就利用原有的場地加以改造,重新標線標識;面對溝通不暢時,就建立“四點無線通訊”模式,全程無線電通訊,實現除冰坪地面無人化,節約人力,更加安全高效。
2019年12月30日的長春,一場大暴雪“如期而至”,機務工程部全體值班人員早已做好了充足準備、臨陣以待。為應對此次暴雪,機務工程部統攬全局,各部門嚴格依照大雪天氣航班保障應急預案各司其職做出響應。作為一線部門的機務隊提前做好人員部署,安排備班補充航班保障力量,選派除冰能手作為除冰保障主力發揮作用;特種車隊在解決人員安排的基礎上,完成各保障車輛的檢修和保養,并由維修隊長帶領修理工人24小時現場值守待命;生產控制室提前做好工具設備后勤保障及調度指揮的協調管理;機關科室值班人員立即趕赴一線,發揮生產運行輔助作用。在各部門的共同協作下,創造了當日除冰93架次、慢車除冰85架次的除冰保障“雙冠記錄”,并確保了航線運行持續平穩安全。
自2019年10月到2020年3月,在長達177天的時間里,機務工程部能夠平穩推進慢車除冰運行,離不開全體員工的不懈努力,離不開各保障部門的通力協作,離不開責任領導的統籌規劃。特別是離不開機關全體15人的鼎力相助,從各科室主管到普通員工,全部盡心盡力輔助慢車除冰工作順利進行。即使在疫情最嚴重的階段他們仍堅守支援崗位,不論是周末還是除夕,他們始終保持如一,不論是早航班的清晨五點還是極端天氣下的凌晨兩點,他們始終兢兢業業,為慢車除冰工作平穩運行做出了巨大貢獻!
正是因為全體干部員工都朝著共同的方向和目標,眾志成城,榮辱與共,心往一起想,勁往一處使,才能圓滿完成領導交付的任務,才能攻克一個又一個難題,才能取得質的飛躍。
肩負重任 不辱使命
偉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偉大。正是每一位員工都努力將平凡的事做好,做精,所以機務工程部才能取得這樣不平凡的成績。
生產控制室主管周少棟是機務工程部的一名基層主管,在工作中他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率領部門全體員工共同上崗參與排班;在除冰指揮的崗位建設上,他積極探索,在部門內完成選拔的基礎上,組織人員進行機組溝通標準用語培訓,在生產業務上為開拓視野、提升業務水平付出了不懈努力;為了確保除冰液的后勤保障運輸、轉運以及加注工作的順暢,從貨品檢驗到日常運輸,從加注系統測試到除防冰液加注,總能看到他帶領生產業務骨干們忙碌的身影。他常說,“如不能身先士卒,怎能帶領隊伍;如不能通曉業務,怎能勵志圖新!”
機務工程部特種車隊副隊長張毅,在工作中主要負責車輛的保養和維護工作。針對機務工程部的實際情況(八臺封閉艙除冰車,一臺開放欄操作除冰車)和冬季車輛故障率偏高的問題,他經過與車輛維修合作單位宜佳援島汽車修理廠的溝通,將開放欄進行改裝,變成封閉欄,既增加了員工的安全性,同時也為八臺主力除冰車在緊急情況下提供了更換車輛。隨后對所有除冰車進行整體檢修,保證隨時投入使用,他更是在除冰季協助宜佳援島汽車修理師傅24小時守候在除冰工作現場。整個冬季共應急處理故障57起,無一起因除冰車故障導致除冰效率下降的事件發生,為冬季除冰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后勤保障。
生產控制室助理張巖磊,有著11年航空器除冰工作經驗,為機務工程部慢車除冰工作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負責長春機場慢車除冰工作及冬季除冰運行機務相關事宜的工作中兢兢業業,恪盡職守。在慢車除冰工作準備階段多次實地探查,內部研討,同時與設計院進行有效溝通,最終形成現在使用的無需任何土建改造的“3C+1E”除冰坪模式。為長春機場全面開展C類航空器慢車除冰工作打下堅實基礎。同時承接了南航慢車除冰方面業務,積極與南航吉林分公司對接,協調解決雙方冬季航空器除冰工作中的差異。協助其制定慢車除冰作業程序和開展慢車除冰演練。解決了長春機場慢車除冰整體工作目標中的最大難點。2019年,被評為吉林機場集團先進個人,獲“技術尖兵”榮譽稱號。
機務隊員工張繼永,參加工作七年。在每次登上除冰車之前,他都會隨身帶一塊巧克力,因為他知道,這一上車就不知道何時能下車,“上除冰車前,就要少喝水甚至不喝水。”這是他常常提醒周圍人的一句話。曾經,有細心的同事發現每次他下除冰車,他的雙手總是凍的通紅,好奇的會問“為何不帶上手套”,他回答道,“除冰操作要求的就是精度,帶手套操作不便,嚴重的可是會出大事的!更何況車內有暖風,這個金屬手柄握一會也就不礙事了!”以后,漸漸地機務除冰組有了一個不成文的工作習慣,那就是“上車摘手套,下車戴手套”。就這樣,近6個月的除冰工作,張繼永一干就是四個月,出色地完成了近百架次航空器的慢車除冰保障任務;在除冰工作中積極總結經驗并記錄成文字為慢車除冰行標的推進貢獻自己的力量。
機務工程部特種車隊二分隊分隊長謝新國,是一名工作20多年的老同志,同時也是一名退役軍人。2019年12月30日長春突降大暴雪,除冰工作連續30小時未停歇。在除冰間歇的時候他讓其他同志抓緊休息,而自己卻將所有除冰車輛進行再次檢查,確保所有車輛保持最佳狀態,不影響接下來的除冰任務。當對講機里傳來了除冰工作結束的通知之后,他的鼾聲也隨之而起,手里還緊緊握著對講機,那是他指揮溝通的唯一渠道。
機務工程部正是因為有能夠身先士卒、勇于擔當的基層干部;有不畏艱辛、扎實肯干的普通員工;有內部各部門協調一致、團結協作的制度保證,才能在這個冬天打贏了一場又一場“硬仗”,迎來了一場又一場的“勝仗”!
行標編寫 再添新功
慢車除冰作為新型的、高效的除冰作業方式,目前國內可供參考的行業標準等各類規范性、指導性文件依然處于空白階段。長春機場作為東北地區除防冰工作的前沿陣地,多年來,積累了寶貴的除防冰工作經驗,2018年,長春機場機務工程部首次在東北地區開創慢車除冰運行的先河,慢車除冰運行工作從無到有,從單機位運行到三機位運行,從慢車輔助運行到全面啟用以慢車除冰運行為主導的除冰季運行模式,吉林機場集團機務工程部每一步都走在了東北地區慢車除冰工作的最前沿,在全國機場慢車除冰運行藍圖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
2019年10月,機務工程部在吉林機場集團的領導和大力支持下,通過不懈的努力順利獲得了民航局《航空器怠速除冰技術規范(名稱暫擬)》行業標準的立項,目前已進入行標正式編寫階段。機務工程部將本著以行業標準的權威性、指導性、普遍性、安全性和可操作性的特點,全力做好行標的編寫。預計于今年底前完成編寫工作,屆時將為全國民航航空器慢車除冰工作提供權威依據和更多的技術指導。
立足當下,吉林機場機務人胸有成竹,信心百倍;展望未來,吉林機場機務人心有所持,向光前行。未來,吉林機場機務人將繼續秉承銳意進取、埋頭苦干、科學創新的思想,繼續發揚忠誠擔當的政治品格、嚴謹科學的專業精神、團結協作的工作作風、敬業奉獻的職業操守,不負厚望,拼搏向前、引領東北民航除冰工作再上新臺階,為集團公司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翟澤瀛、楊項峰、張東旭)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尹文:記我與戰“疫”英雄的四次并肩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