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歐新增航線30條 其中21條來自中國二線城市
2018年,歐洲是繼亞洲本土市場之后最受中國游客歡迎的全球旅游地區(qū),近12%的中國游客前往歐洲大陸。2018年約有600萬中國游客前往歐洲旅游。
近1800萬個座位
2018年是近七年以來歐洲和中國之間航空座位容量增長最好的一年,隨著航空公司的總容量增長超過10%,市場恢復了兩位數的增長。去年,市場上提供了1772萬個雙向預定座位,高于前年的1599萬個,這意味著去年增加了173萬個座位,這是過去十年中最大的凈增長。
2009年以來,中歐航空市場增長137%,10年前只有747萬個雙向座位。2009年,中國航空公司的市場份額為38%。2018年,總部位于中國的航空公司綜合市場份額為52%,運行的中國航空公司數量從4個增加到10,過去幾年新進入中歐市場的航空公司有北京首都航空,吉祥航空,四川航空公司、深圳航空、天津航空、廈門航空。
中國南方航空公司超過俄羅斯航空公司
國航是迄今為止中國和歐洲之間運營的最大航空公司,星空聯(lián)盟成員總計座位容量為24%,其市場份額2018年為22%,2018年航空公司凈增超過600000個座位。就去年凈增座位數而言,國航凈增最多。增長最快的12家航空公司中,領先的是海南航空,在過去的12個月其報告座位容量增長27%。排名前三的航空公司中,有三家在過去一年削減了運力,分別是俄羅斯國際航空公司(Aeroflot)、英國航空公司和英國航空公司(SAS)。俄羅斯國際航空公司(Aeroflot)的裁員,以及中國南方航空兩位數的強勁增長,意味著后者已成為第四大航空公司。
除了市場上排名前12位的航空公司外,只有一家航空公司報告稱,過去12個月,航班增加了逾10萬個座位。2018年北京首都航空公司增加了10.4萬個雙向座位。這意味著該航空公司去年的市場容量增加了87%,是中國和歐洲之間航線容量最大的航空公司。四川航空和天津航空也在擴張市場,分別增長了44%和68%。
2018年新航線開發(fā)
2018年,中歐航線共開通30條航線。
巴黎奧利-北京(藍色Aigle);
北京-巴塞羅那(中國國際航空公司);
北京-哥本哈根(中國國際航空公司);
成都-倫敦蓋特威克機場(中國國際航空公司);
杭州-莫斯科謝列梅捷沃(北京首都航空公司);
上海浦東-倫敦蓋特威克機場(中國東方航空);
上海浦東-斯德哥爾摩機場(中國東方航空);
西安-馬德里(中國東方航空公司);
北京-伊斯坦布爾-阿塔圖爾克(中國南方航空公司);
廣州-羅馬飛米奇諾(中國南方航空公司);
三亞-倫敦希思羅機場(中國南方航空公司);
武漢-倫敦希思羅機場(中國南方航空公司);
赫爾辛基-南京(芬蘭);
北京-都柏林(海南航空)[一些航班經愛丁堡];
北京-愛丁堡(海南航空)[一些航班經都柏林];
長沙-倫敦希斯羅機場(海南航空);
重慶-巴黎CDG(海南航空);
深圳-布魯塞爾(海南航空);
深圳-馬德里(海南航空);
深圳-巴黎CDG(海南航空);
深圳-維也納(海南航空);
深圳-蘇黎世(海南航空);
法蘭克福-沈陽(漢莎航空);
成都-哥本哈根(四川航空);
成都-圣彼得堡(四川航空);
深圳-倫敦希斯羅機場(深圳航空公司);
呼和浩特-莫斯科謝列梅捷沃(天津航空公司);
天津- 西安-倫敦希思羅機場(天津航空公司);
天津-重慶-倫敦希思羅機場(天津航空公司);
福州-巴黎CDG(廈門航空)。
2018年推出的30條航線中,只有3條是由歐洲航空公司執(zhí)飛,其余均來自中國。
值得注意的是,在去年開通的航線中,有21條來自中國二線城市。考慮到這些航線,去年有128個機場對連接中國和歐洲,而2009年只有36個,這意味著這兩個地區(qū)之間的航線數量在過去10年增長了256%。
展望2019年,以下新航線已宣布開通,全部由中國航空公司開通,其中兩家即將進入市場,分別是吉祥航空和西藏航空。
成都-倫敦希思羅機場(中國國際航空公司;2019年4月2日);
北京-奧斯陸嘉德門(海南航空;2019年5月15日);
上海浦東-赫爾辛基(吉祥航空;開始日期待確認);
濟南-赫爾辛基(西藏航空公司;2019年4月8日);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國臺辦:已安排兩岸春節(jié)加班機 廈航加開110班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