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航空:國產民機飛出“幸福線”
不久前,來自天津的李先生帶著年邁的父親乘坐飛機來到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的額濟納旅游。“我父親一直想來額濟納看胡楊林,在這里通飛機之前,來旅游簡直是奢望。如今,飛機成了幫人實現夢想的交通方式”。幫助李先生的父親實現夢想的飛機正是幸福航空有限責任公司運營的我國國產飛機——新舟60。
截至2017年9月,我國自主設計制造并批量投入航線運營的第一款渦槳支線客機——新舟60飛機——已累計交付108架,運載商業旅客超過1000萬人次,成為中國民航客機發展的代表和縮影。而全球最大且唯一形成商業規模的國產民機運營商幸福航空,自2016年10月重組以來,始終秉承“舉幸福旗、干幸福事、走幸福路、做幸福人、享幸福果”的理念,讓新舟60飛機翱翔在祖國大江南北,為國產飛機的明天、為“讓航空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不斷砥礪前行。
“幸福航空不僅承擔著探索國產民航客機發展道路的重任,也肩負著提高國產民航客機市場占有率、落實民航普遍服務理念、建設民航強國的使命。”幸福航空有限責任公司總裁周艦表示,新舟60讓更多人享受飛行的幸福。
“阿拉善通勤模式”讓百姓走出去
從飛機上看去,沙漠上挺立的胡楊樹,講述著一個個動人的故事,居延海延續著生命的脈絡。騎著雙峰駝欣賞在沙漠與綠洲間調和的阿拉善,吃著手抓肉、喝著奶酒品味柔和與豪放的阿拉善……每一位像李先生及其父親一樣深度覽游過阿拉善的人,都會被這里的美景所陶醉。然而,在飛機飛過這里之前,由于交通不便,這樣的美景只有當地人才能享有。
“當地人出不去,外地人進不來”,地廣人稀、地形復雜、道路交通連通性差曾是我國西部地區面臨的問題之一。發展通勤航空對方便偏遠地區人民群眾出行、開發當地旅游業和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阿拉善盟就搶占了這樣的先機。
2011年,國務院與中央軍委批準在阿拉善開展全國首個通勤航空試點項目。當地政府按照“小航線、小機型、小機場、低門檻、運輸組織靈活”的原則,引進擁有合適機型的航空公司的運力,開展盟內通勤航空運營。新舟60成為首選。
2013年12月17日,隨著新舟60飛機騰空而起,阿拉善通勤航空正式起航。2014年2月8日,幸福航空的加盟使通勤航線得到豐富與拓展。通勤航空開航以來,新舟60機型具有“準備時間短、過站迅速、對跑道要求低、座級合適”等特性,成功在阿左旗、阿右旗與額旗實現環飛,并運營阿左旗飛西安、呼和浩特與天津等6條航線。
來自阿拉善的牧民阿拉騰烏拉對阿拉善左旗、右旗、額濟納的3個通勤機場開航記憶猶新。“以前,左旗人辦喜事,右旗的親戚往往會把‘份子錢’寄過去,而人不去,現在乘飛機一兩個小時就能到了”。曾經3個旗之間陸路往來需要7個小時,如今乘機只需要2個小時,有效解決了阿拉善人民出行難的問題。
每年9月、10月是阿拉善盟的旅游旺季。大量旅客乘飛機經阿左旗到額旗看胡楊林,或是到阿右旗看巴丹吉林沙海。航班經常出現一票難求的情況。無論是在傳統的旅游旺季還是在平時,新舟60飛機都以其經濟、環保、適用、靈活等綜合優勢,彰顯出了通勤航空的通達性。目前,新舟飛機專門執行阿拉善盟至內蒙古區內和區外航線,聯通的城市也逐漸增多,西安、天津、呼和浩特、嘉峪關、敦煌等地都留下了新舟60的“身影”。
通勤航空破解“行難”瓶頸
推進通用航空和運輸航空兩翼齊飛是民航局“十三五”期間重要的發展戰略。和通用航空一樣,通勤航空在我國目前仍處于起步階段。民航局局長馮正霖在視察阿拉善盟航空工作時曾強調,作為我國首個通勤航空試點,阿拉善通勤航空以其快捷便利的優勢,極大地滿足了阿拉善人民群眾出行的需要,成為當地大眾化的出行方式,踐行了“發展為了人民”的理念。
阿拉善盟3個旗中任意兩個旗之間的距離都超過500公里。通航前,盟內沒有鐵路,交通主要依賴公路。兩旗來往無論坐班車還是自駕車,都需要8、9個小時,更不用說去盟外甚至外省了。“出行不便不僅嚴重影響盟內政務活動和工作的效率,而且也給阿拉善盟對外發展、招商引資工作產生了不利的影響。我們以前出去招商都沒有什么底氣,就怕對方詢問交通條件方面的問題。現在機場建成了,新舟飛機飛起來了,我們招商引資的條件也好了,底氣也就足了。”阿拉善盟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
阿拉善開通了阿左旗至呼和浩特、天津、西安、包頭、鄂爾多斯、巴彥淖爾、中衛、銀川、右旗、額濟納旗的航線航班,盟外通達城市8個,總體運行平穩。開航以來至2017年8月22日,3個通勤機場共保障運輸飛行18960架次,完成旅客吞吐量413902人次,其中左旗機場吞吐量為281046人次,額濟納旗機場為81107人次,右旗機場為51749人次。
在民航局和內蒙古自治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幸福航空在阿拉善盟累計開通了12條航線,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共執行航班2965班次,運輸旅客86809人次。“阿拉善通勤模式”在方便社會公眾出行和加強區域間交流合作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被社會公眾親切地稱為“民生線”“幸福線”,有效破解了困擾阿拉善盟的“行難”瓶頸,加快解決了制約阿盟經濟社會發展“慢在路上”的問題。
阿拉善通勤航空為我國西部地區民航發展提供了范本,而新舟60為百姓出行與地區經濟發展所作的努力在不斷延伸。在助力阿拉善實現“支支通”的同時,新舟60飛機也為“干支結合”的發展作著有益嘗試。2017年4月25日,幸福航空開通了銀川—烏海—包頭航線,探索形成了“幸福+”免費航空運營模式,促進寧夏全區的經濟、旅游事業發展。
“空中快線”助力經濟騰飛
新舟60飛機讓生活在祖國西部的百姓拓寬了生活半徑,在東部地區通過“空中快線”讓人們的生活更加高效、便捷。當前,從高緯嚴寒的漠河,到風光秀麗的黔東南;從戈壁沙漠的阿拉善,到黃海之濱的煙臺,到處都有新舟60飛機的身影,展現出了國產支線飛機的良好風貌。
家住遼寧大連的生意人宋先生自2010年起,每周至少乘坐一次新舟60飛機往返于大連和煙臺之間。“多年來,多虧有這可愛的新舟60飛機在飛,我才沒有耽誤生意。”宋先生激動地說。他回憶,在2008年新舟60執飛煙大航線之前,他只能坐輪船或者驅車10多個小時到煙臺。在冬天輪船停運時,他的生意就會大受影響。
打開中國地圖可以發現,在環渤海城市群中,煙臺與大連處在渤海口的兩端。隨著經濟的發展,兩座城市間貿易、探親、旅游等交流日趨頻繁,便捷交通成為迫切需求。雖然兩個城市直線距離只有106公里,卻因渤海海峽阻隔,陸路交通需繞道1800多公里,即便是“截彎取直”乘船走水路,也需要6、7個小時的船程,而飛機只需要40分鐘。但短距航空運輸需要頻繁起降,使用大飛機運營成本較高。50座短途支線飛機新舟60飛機就體現出了獨特的優勢。目前,新舟60飛機在煙大快線覆蓋全天主要時段,形成了“空中公交”式航班波,可做到隨到隨走,幸福航空已將它打造成了真正的空中“擺渡快線”,方便了更多的人出行。
目前幸福航空已經先后探索了環渤海快線、黑龍江支線網絡和阿拉善通勤航空等支線航空運營模式,均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未來我們將繼續抓住‘一帶一路’機遇期,以西安、天津、長沙等中心城市為基地,圍繞中西部重點經濟城市群周邊中小機場,建設布局合理的以航空支線為骨干的現代立體航空運輸網絡,打通交通運輸的毛細血管,促進地方經貿往來、帶動旅游及相關產業發展,為更多中西部欠發達地區人們提供基本出行航空服務,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周艦表示。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新加坡航空首架波音787-10將執飛大阪航線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