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航:HCC首次向媒體開放,揭開廣州樞紐春運高效運轉秘密
3月1日,南航實現2019年春運圓滿收官。自1月21日春運啟動以來,春運40天,南航在廣州樞紐進出港航班2.7萬余班,運送旅客超過400萬人次。
劉藝/攝
春運期間,廣州樞紐航班密集、旅客多,保障航班正點、旅客順利成行的關鍵在于快速、準確地傳遞每個航班各保障節點的信息。廣州樞紐控制中心(以下簡稱:HCC)是南航在廣州樞紐設立的核心地面調控部門,集成地面服務全流程信息,協調各部門快速聯動,是南航廣州國際樞紐高效運行背后不為人知的支撐力量。
當天,位于白云機場2號航站樓二樓工作區的HCC首次向媒體開放,記者近距離了解了南航廣州樞紐春運期間高速運轉的秘密。
7大區域72個席位 全流程管控保障廣州樞紐春運航班準點
寬敞明亮的調度大廳,根據功能分為七大區域共計72個席位,分別負責南航的飛機到達白云機場后,直到再次起飛之前的全流程監控。“HCC最核心的位置在于中央決策區,匯聚四面八方傳來的所有信息,負責統一決策和指揮,第一時間將信息反饋到各席位,方便將航班最新信息傳遞至一線服務崗位,讓旅客更及時掌握。”HCC負責人張曉方介紹。
除了中央決策區,記者還近距離在現場觀摩國內航班調度、國際航班調度、旅客改簽中心等各功能區域,席位上工作人員的桌面上都開著三個屏幕的電腦,運行著不同的系統,電話、對講機、鍵盤聲此起彼伏。
“對于旅客而言,航班正點就是最好的服務。HCC實現跨部門聯合辦公,機務、貨運等南航各個保障單位進駐到HCC,發揮信息傳遞、突發狀況互通互報等長效溝通機制,全方位保障航班準點。”張曉方向記者說道。
系統聯動 實現廣州樞紐單日中轉旅客1.67萬人次歷史新高
春運期間,南航在廣州樞紐日均運送中轉旅客1.38萬人次,并于2月2日創下單日保障中轉旅客1.67萬的歷史新高。據介紹,HCC在保障中轉旅客方面,發揮著系統聯動作用,在始發站、中轉站及到達站之間搭起溝通協調的橋梁,確保旅客在廣州樞紐中轉更方便、快捷、舒適。
工作人員向記者現場深入講解了2月28日CZ360(德里-廣州),HCC如何在40分鐘內順利將48位中轉旅客、93件中轉行李順利轉上CZ301(廣州-悉尼)航班的緊張過程。
據介紹,HCC在中轉旅客保障方面采用事前規劃、事中監控、事后反饋的模式。每天通過系統提前梳理次日中轉航班旅客情況,考慮到當天德里到廣州航班后續銜接時間很短,HCC提前溝通始發站,對旅客座位安排、行李裝載位置進行優化,同時協調白云機場將德里航班跟后續轉機悉尼的航班停機位盡量安排在鄰近,確保旅客到達廣州后能最快中轉,行李也能盡快裝上飛機。
航班起飛后,HCC時時監控停機位有沒有發生變化,航班到達廣州后安排中轉人員快速帶領旅客中轉,關注機下行李卸載和裝載,同時安排航班經理全流程監控各節點,有異常情況及時介入。“最終,在HCC的協調下,各部門緊密配合,悉尼航班也于8:12準點起飛,旅客和行李都順利成行。”旅客及行李的保障情況,HCC也及時反饋至到達站,做好中轉旅客全流程跟蹤服務。
今年春運是南航轉場至廣州白云機場T2后的第一個春運,借助T2全新的服務設施,南航為廣大春運旅客提供智能化、國際化、人性化的優質服務,旅客在T2乘機、中轉等更為便捷和舒適。其中,T2布置了大量自助值機設備和自助行李托運設備,極大地方便了旅客出行。據統計,春運期間廣州樞紐有超過80萬旅客通過非柜臺方式自助辦理值機,自助托運行李超36萬件。“越來越多的旅客選擇智能化方式出行,這不僅節省了他們的出行時間,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現場服務人員的保障壓力。我們可以將人手投入到旅客更需要的崗位上去,提高整體的服務質量和效率。”南航地服部相關負責人說。
近年來,隨著南航深耕“廣州之路”及“一帶一路”航線網絡的輻射帶動,中轉旅客大幅度增長,越來越多的旅客選擇南航,從廣州中轉,通達全球,2018年南航廣州樞紐中轉旅客量已達到442萬人次,同比增長8.6%。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大連機場:運送旅客203萬人次 2019“春運”圓滿收官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