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鶴新:成都新機場將成為西部對外開放的重要航空樞紐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即將于5月14日在北京開幕。開幕前夕,“一帶一路”新聞中心邀請四川省副省長朱鶴新參加媒體吹風會,介紹了四川省經濟社會發展成效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情況。

四川省副省長朱鶴新 中國經濟周刊首席攝影記者 肖翊 攝
朱鶴新介紹說,四川是中國的人口、資源和經濟大省,其中水能資源技術可開發量占全國的1/4以上,居全國第一,四川省的經濟總量長期保持西部第一,是西部地區的經濟強省。在“一帶一路”倡議的背景下,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其建設工作,搶抓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基于,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希望加快構建對外開放新格局。
在設施聯通上,四川省對接“六大國際經濟走廊”的一批大通道項目正在加速推進。朱鶴新說,目前四川已形成包括9條鐵路、18條高速公路、1條水運航道的28條入川和出川通道,雙流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突破了4600萬人次,國際航線持續增加,“空中絲綢之路”已初現端倪。此外,成都始發的中歐班列實現天天有班的目標,目前已聯通了波蘭羅茲、庫特勒、荷蘭蒂爾堡、德國紐倫堡等歐洲重要節點城市,2016年開行班列達460列。
合作載體方面,天府新區、綿陽科技城、攀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成都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成都臨空經濟示范區等重點試驗區的綜合承載能力不斷增強,正集聚優質企業、優勢資本、先進技術和高端人才,力圖成為開放開發的高地。
朱鶴新介紹,“一帶一路”的重要一環是國際產能合作,在這方面四川堅持“走出去”和“引進來”并重,目前正在謀劃、儲備、建設和已開展前期工作的國際經貿產能合作就已達100余個,涉及金額近4000億元。“2016年四川省對‘一帶一路’國家投資企業數量新增65家,總數達到250家,其中海特高新(10.700, -0.21, -1.92%)、新筑路橋、東汽、宏華和新希望(7.910,0.06, 0.76%)等境外投資項目進展順利。”
人文合作方面,四川省成功舉辦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以及中俄“兩河流域”合作地方領導人第四次會議等重大活動后,四川繼續擴大對外友好交往,目前已建立國際友城和友好合作關系218對,“大熊貓、大九寨、大峨眉、大香格里拉”四大旅游品牌走向世界,川菜文化、中醫藥文化和廣播電視等“走出去”取得實效,實現了交流與貿易的雙贏。
朱鶴新說,下一步四川將以國際大通道為依托,以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為先導,以重大項目為支撐,以投資促進為抓手,以民心相通為基石,切實加強統籌謀劃,不斷完善政策措施,著力抓好關鍵項目建設,積極推進經貿產能、人文、金融等重點領域的交流合作。

現場提問 中國經濟周刊首席攝影記者 肖翊 攝
提問環節,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記者向朱鶴新詢問了預計將于2019年完工的成都新機場建設的有關情況。朱鶴新明確表示,作為四川省省會和副省級城市,成都處于全省的“首位”位置,在建的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完工之后,成都將成為繼上海和北京之后第三個擁有雙機場的城市,也是第一個擁有雙機場的西部城市,該機場將會成為整個西部地區對外開放的航空樞紐。
針對成都天府國際機場的建設問題,四川省發改委主任范波補充說,國家對成都的定位是國家級、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雙流和天府兩個國際機場還將分別帶動其所屬的兩個臨空經濟區的發展。“目前成都已經提出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目標,將成為科技中心、金融中心、文創中心等,天府國際機場的建成對成都、四川乃至整個西部都會有巨大的支撐作用。”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專訪李小鵬部長:推進互聯互通 構筑發展紐帶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