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均金:加強信息化建設 提升航空物流服務能力
航空物流作為現代流通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穩定產業鏈供應鏈和保障國家經濟安全發揮著重要作用。
全國政協委員、均瑤集團董事長、上海吉祥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均金認為,航空物流業集成融合運輸、倉儲、配送、信息等多種服務功能,是現代產業體系的重要支撐。發展航空物流業,對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深度參與國際分工與合作,保障國際供應鏈穩定,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和實現國家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全國政協委員、均瑤集團董事長、上海吉祥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均金
航空物流業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十三五”時期,我國航空物流業發展規模較快增長,發展質量和效益較高,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十三五”期間,我國貨郵運輸量年均增長2.6%。
2020年,全行業貨郵運輸量、貨郵周轉量分別完成676.6萬噸、240.2億噸公里,規模穩居全球第二位。這一年,在我國各種交通方式完成的進出口貿易總量中,航空運送貨物價值占比達18.3%,民航對我國外貿服務貢獻顯著。而自2011年以來,空運貨物價值占比增長3個百分點,有力保障了工業配件、高科技產品、商務快件等國際運輸,航空物流對產業國際化發展驅動作用不斷增強。
王均金說:“作為一家有社會責任感的民營企業,我們愿意助力提升非樞紐機場的通達性,拓展航線網絡覆蓋面,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出行需求,更好地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為構建新發展格局作出貢獻。”他介紹,吉祥航空在發展客運業務的同時,于2018年成立上海吉祥航空物流有限公司,并于2020年7月推出一站式空運物流平臺“喜鵲到”商城,直連貨主與供應商,為用戶整合可用航線、貨物攬收、線下配送等全流程服務資源,形成“發貨—收貨”的門到門全鏈路服務。目前,該平臺已在長三角與珠三角間實現了生鮮物流“當日達”,承運的花卉、水果、冷凍肉制品、水產等生鮮產品可朝發夕至。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中國航空物流穩步發展的一年。這一年,航空物流行業積極應對復雜嚴峻的疫情形勢,持續增加航空物流運能供給,不斷提升運行效率和保障能力,全力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確保產業鏈和供應鏈安全穩定運行。
與此同時,自2021年以來,民航局不斷出臺政策,開辟國際貨運“綠色通道”、鼓勵“客改貨”等,支持各航空公司開展國際貨運業務。當年11月4日,吉祥航空面向各大企業推出了“客改貨”定制包機業務。
2021年,中國民航累計批復貨運航班量增長70.6%。同年,我國與52個國家的122個境外航點保持定期貨運航班飛行,定期全貨運航班和定期“客改貨”航班,計劃每周航班量分別增長34.2%、66.2%。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2021年,中國民航完成貨郵運輸量732萬噸,同比增長8.2%,已經恢復至2019年的97.2%。全行業保障國際貨運航班20萬班,同比增長8.2%,其中,“客改貨”航班6.9萬班。
進入2022年,我國航空物流開局形勢一片大好。1月,全行業共完成貨郵運輸量65.4萬噸,環比增長1.1%,已恢復到2019年同期的97.3%,恢復程度較上月提升6.6個百分點。
首次編制專項規劃提供精準指引
“十四五”期間,我國航空物流發展將面臨全球政治經濟格局變化、產業鏈加速調整、新冠肺炎疫情反復、國內市場加快提升、新一輪科技革命等形勢變化,新機遇和新挑戰對航空物流的發展提出了新要求。國際環境的復雜變化要求我們提高航空物流發展的自主可控能力,國內超大規模市場要求航空物流提質降本增效,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要求提高航空物流的服務品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要求航空物流加快技術創新業態升級,碳達峰、碳中和的戰略目標要求建立健全綠色低碳航空物流體系。
充分考慮以上形勢變化,民航局編制了《“十四五”航空物流發展專項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并于今年2月印發。這是中國民航首次編制航空物流發展專項規劃,將為構建優質高效、自主可控的航空物流體系提供精準指引。《規劃》明確,發展目標為到2025年,初步建成安全、智慧、高效、綠色的航空物流體系,航空物流保障能力顯著增強,降本增效成效顯著,體系自主可控能力大幅提升,航空物流對高端制造、郵政快遞、跨境電商等產業服務能力持續提高。
《規劃》體現出了對航空物流認識的“四個轉變”,分別是從“重客輕貨”到實施“客貨并重”的發展策略、貨運服務鏈條從“場到場”到“門到門”的轉變、從單一的運輸鏈條拓展到與多種生產鏈條融合的轉型、從行業管理到融合治理的轉變,將從宏觀上推動我國航空物流朝健康方向發展。
隨著《規劃》的發布,“十四五”期間,航空物流無疑將迎來一個較大的變革。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貨運航空的變化可能比客運的變化更值得關注,其在中國整體經濟版圖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未來可能有更多的貨物依賴空運。有專家認為,全球經濟的數字化和一體化發展,對物流時效的要求會越來越高,航空物流在遠距離、高時效運輸上的比較優勢會更加凸現,因此從長遠看,航空物流需求會增加。王均金表示對我國航空物流發展充滿期待。
建言獻策助力打造智慧物流體系
在《規劃》提振物流企業長遠布局信心的同時,我們也要正視航空物流業存在的問題。在王均金看來,當前,我國航空物流業仍處于總體規模偏小、服務能力不強、專業化不夠、全鏈路服務滯后、數字化水平不高的階段,主要表現在行業信息化水平參差不齊,航空物流信息系統相對獨立,數據接口、格式及信息交換標準不統一,信息孤島現象嚴重,與航空物流發展聯系密切的各系統之間尚不建立數據共享機制。航空物流參與企業在貨運組織能力、服務質量等方面與國際水平相比存在差距,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消費需求升級不匹配。
進入新發展階段,我國正著力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不僅需要我國航空物流業打造優質高效的服務體系,同時也要求航空物流業加速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賦能,打造科技含量高、創新能力強的智慧物流體系。
基于此,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王均金提交了《關于加強航空物流業信息化運用的提案》。他建議:一是建立國家級行業信息系統對接統一標準。改變航空物流業的信息孤島格局,打通航空公司與機場貨站之間的信息聯通壁壘,實現信息互通共享。二是鼓勵航空物流業平臺企業先行先試。即鼓勵航空物流業打造全鏈路航空物流體系,用互聯網思維、“數智化”手段去創新航空物流業的服務模式,提供一鍵下單的“門到門”服務新模式,以適應物流業發展新趨勢。三是為發展模式創新的平臺企業提供政策幫扶。包括整合航空物流業的資源交易要素上平臺進行交易,使需求與資源得到有效對接;助力航空物流業向數字化轉型,實現航空物流由傳統運輸方式向現代物流服務體系的躍升等。
作為一名全國政協委員,從全局出發,為國謀政;作為一名來自民營企業的委員,從長遠著眼,為民營企業發展出謀劃策。王均金如此總結自己參政議政的工作。他說:“未來,我也將繼續深入調研,通過小切口反映大問題,建真言、謀良策、出實招,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的正能量。”(陳軒棋)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譚平川:加快推進成渝世界級機場群建設 為民航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