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機場地服:不一樣的記憶,一樣的感動
1990年,她人生的第一次春運保障任務,
2003年,她第一次度過沒有家人陪伴的春節,
2011年,他第一次在辦公室吃年夜飯,
2018年,她第一次感受到父母之外的溫暖……
他們是機場客運人,屬于彼此的春運記憶各不同,卻有著相同的感動。他們的春運在很多“第一次”后變成了生活,成為工作中的一部分。那些同樣對團圓的期盼,總是在旅客的道謝,安慰中逐漸轉化為更大的情懷,讓更多的人回家過年!
真情服務溫暖旅途
孫艷,客運部副經理。這是她在客運部經歷的第28個春運。她回憶說:那時大房身機場每天的航班不足10個,客流量不多,旅客沒有太多差異化需求。但那時的候機室(金達萊班組前身)同樣注重特色服務,走到旅客身邊,送上一杯茶、一份報紙、為旅客提供鞋刷、鞋油等,高標準嚴要求的服務細節,讓旅客感受到了點滴真情。
劉震,“金達萊”班組成員。這是他在機場的第3個春運。2018年2月7日,輪椅旅客王先生乘坐JD5304航班前往西安,候機員劉震用輪椅將王先生推到機艙口。經詢問旅客一步都走不了,并且沒有同行,他無法通過機上狹小的過道走到自己到座位。為了最大限度的減輕旅客的不便,劉震毫不猶豫地將旅客小心翼翼地抱到了座位上,此時的他早已被汗水浸透了衣衫。劉震所做的只是“春之約”服務的一個縮影。
春運40天,“春之約”服務共保障進出港特殊旅客1500余人次,收到表揚信5封。在繁忙的候機廳里,為旅客指引方向、為老人孩子蓋上毛毯、每隔30分詢問輪椅旅客是否需要上廁所;在候機樓到高鐵站的地下連廊里,“春之約”服務大使幫助旅客推輪椅、提拿行李的的畫面同樣每天都在上演。在你看不見的地方,他們可以做你的眼睛;在你行動不便的時候,他們可以做你的拐杖;雙手的力量是有限的,但真情服務的溫暖是無限的。
守護安全的幕后英雄
郭玲玲,配載員,2011年參加工作。上午9點,她正全神貫注地注視著電腦里的數據,確保每一架飛機的安全心。制作全天航班計劃、核對飛機的機號、表號;計算飛機預計的業載,合理分配重量和裝載位置;實時監控行李、貨物、油量的變化,每一項數據的準確性直接影響到飛行安全。
春運期間,日均保障出港航班70余架次,保障高峰期需持續工作十幾個小時。面對復雜的操作、繁瑣的計算,緊繃的神經從未松懈,專注的神情也從未改變,因為安全早已在他們心中扎下了根。他們深知對航班數據準確負責,對飛行安全負責,就是對旅客的真情服務。
每一名配載員都是安全的攸關者,擔負著旅客生命之重的配載部門更需要加倍專注。
責任鑄就團圓
荊京,值機員,這是她見證的第一個春運。她說:“原來對春運沒有概念,第一次經歷春運保障才懂得這份工作肩負的責任。”2月28日,早上10點剛剛下夜班的她,終于與從老家來看望自己的媽媽團聚了。下午16點,長春機場暴雪,并啟動大面積航班延誤紅色預警,高峰時段機場滯留13000余人。接到單位加班電話的她,來不及和母親吃一頓團圓飯,迅速乘動車趕赴機場,加入到緊張忙碌的工作中。安撫旅客、安排食宿、幫助簽轉,應對補班高峰,不知不覺時間到了次日清晨5點30,終于送走了最后一班延誤航班,期間已經記不得第幾次掛斷家人的電話。
“行臻”開學季
田媛媛,“行臻”班組長。這是她在機場經歷的第15個春運。3月1日,CA1907杭州至長春航班由于限載被拉下40件行李。當日值班主任田媛媛在飛機落地后,第一時間尋找到行李的主人,得知他們是即將開學的大學生,行李里放的是一學期的生活用品。田媛媛一邊安撫他們的情緒,一邊聯系杭州機場,確保行李通過盡早航班運至長春。為了不耽誤學生報到時間,辦理好40個少收行李手續,田媛媛讓學生們先去學校報到,自己一直關注著后續航班的落地時間,終于在當日通過快遞專車將行李送到了學生手中。
春歸路上,美好時光總是翩落驚鴻。相聚途中,真情服務稱得錦上添花。又是一年春運時,對機場客運人來說,是千百個堅守的日夜中最平凡普通,又極為特殊的日子。他們用和日常同樣的敬業態度,守護著千萬游子的歸鄉路,這是他們的本職工作也是他們的驕傲和自豪。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首都機場商業(免稅)新系統正式上線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