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機場2016年客流量達1737萬
12月31日晚,隨著從北京南苑飛來的中國聯合航空航班平穩落地、飛往深圳的海南航空航班安全起飛,標志著三亞鳳凰國際機場(以下簡稱“鳳凰機場”)2016年航班保障任務圓滿收官,順利實現第23個安全生產年,當晚,鳳凰機場在停機坪舉行了2016年最后一班航班及2017年第一班航班的迎送儀式。據悉,2016年鳳凰機場客流量達1737萬人次,超過2015年全年客流量(1619萬人次)118萬人次,同比增長7.3%。此外,2016年鳳凰機場在空域精細管理、容量擴容評估、國際航線開拓、服務品牌建設、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多點開花”,為配合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建設“國際門戶空港”奠定了基礎。

鳳凰機場2016辭舊迎新活動
新突破——航路實現固化,機場保障能力再提升
2014年,在鳳凰機場的積極配合下,海南省開始試行空域精細化調整方案,海南空域新開辟3條臨時航線,以緩解海南島民用空域緊張的局面。目前,海南島西側臨時航線調整為固定航線的計劃已得到批復,并將于2017年1月5日生效。標志著2014年1月29日開始試運行的“打開兩廂,緩解中央”海南島空域調整方案正式運行。西側航路的固化,將大大提升鳳凰機場航班正點率,保障機場正常運行。
新方向——配合國家戰略,進一步完善國際航線網絡
2016年,在鳳凰機場運營的航空公司達42家,其中國內航空公司28家、國際及地區航空公司14家,成立了4家基地公司;開通航線148條(其中國內130條、地區2條、國際、16條);通航城市85個(其中國內67個、地區2個、國外16個),航線網絡覆蓋全國主要省會城市、重點旅游城市及香港、臺北、俄羅斯、哈薩克斯坦、東亞、東南亞重要國家和地區,形成了完善的航線網絡。2017年,鳳凰機場將繼續鞏固韓語、俄語地區航線,并將繼續完善東南亞地區國際航線,配合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打造面向東南亞地區的“國際門戶空港”,滿足旅客多元化的出行需求。
新環境——三期擴建基本完成,綜合交通系統全面啟用
建設“國際門戶空港”,推動三亞乃至整個國際旅游島旅游市場的發展,滿足旅客多元化的出行需求,是鳳凰機場義不容辭的責任。加快推進三期擴建工程進度,著力提升機場軟硬件水平,塑造良好企業形象,是鳳凰機場提升綜合保障能力的重要一環。2016年初,鳳凰機場T2航站樓、西環高鐵鳳凰站先后啟用,空中連廊將航站樓與高鐵站連接,無縫串聯海南一南一北兩個機場,實現空鐵聯運。2016年底,鳳凰機場西端站坪項目、綜合交通系統投入使用,在提升鳳凰機場保障能力的同時,使鳳凰機場成為三亞地區的綜合交通樞紐,實現了交通“集成化”。2017年初,總投資15億元、建筑總面積17.4萬m2的三亞航空城將投入使用,旅客在三亞航空城即可輕松享受“購物、休閑”式候機體驗。
鳳凰機場新建西區貨運站及配套工程項目已完工并于2016年1月投入使用;站前綜合體項目已基本完工并將于2017初投入運行,綜合交通系統形成;西端站坪擴建工程項目已完成行業驗收并于2016年12月投入使用。2010年至今,鳳凰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已先后建成13個項目,目前施工中的所有項目將在2017年初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
新體驗——推行民航“真情服務”,創建世界級服務品牌
鳳凰機場積極響應民航局黨組提出的“堅持真情服務底線”要求,緊鑼密鼓地開展了一系列服務專項提升舉措。此外,鳳凰機場通過對服務軟硬件的持續提升,得到了國際機場服務認證機構的一直認可。2016年,鳳凰機場憑借一貫的優質服務一舉斬獲年度ACI及SKYTRAX四項國際服務大獎,塑造了鳳凰機場服務品牌的又一座“里程碑”。
2017年,鳳凰機場將進一步提升綜合保障能力,增強和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融合度,積極打造“國際門戶空港”地位,推進機場大安全、大生產、大市場、大創新、大數據的一體化管理、群集式發展,努力實現新突破。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克拉瑪依機場圓滿完成年度飛行任務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