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石家莊機場防控線上的白衣“逆行者”
都說抗“疫”前線的白衣天使是最美逆行者,在河北機場集團,也有這樣一群白衣逆行者。他們一直堅守在疫情防控最前沿。航站樓內出現體溫異常的旅客,他們會第一時間出現;飛機上通報疑似發熱的旅客,他們會第一時間到達。他們隨時待命,沖鋒在前。
石家莊機場急救中心主治醫師王明就是其中的一員。“上午石家莊機場旅客體溫監測都沒有問題,太好了。”見到他的時候,他正在發熱篩查室認真的比對臺賬。
王明所在的疫情防控小組主要工作是對航站樓出入口進出人員進行體溫監測,對發熱旅客進行篩查,做好疑似病例的排查及后續留觀、交接工作。如果飛機上有發熱旅客,他們需要進入機艙,對旅客進行逐一排查;對直接接觸旅客的工作人員開展健康監控。疫情發生以后,作為黨員的他,主動取消休息,從1月22日堅守崗位至今,已有半個月沒回家了,自我隔離和上崗成為他的日常。
“1月21日晚,我接到單位通知,愛人也是醫務工作者,她二話不說趕緊幫忙收拾衣服。臨走時,一直默默幫我收拾東西的女兒牽住我的衣角,說了句‘爸爸,注意安全’。”王明能感覺到,家里沒有反對的聲音,但卻有濃濃的不舍和擔心。
“我們的手機是24小時開機,手機鈴聲超大音量。就怕漏接任何電話。”王明說。每天穿上防護服,就意味著要盡量少喝水、少吃飯,因為防護服很緊張,是疫區防護人員最需要的,不能浪費。“能省就省,自己少喝一口水,少吃一口飯,少去一趟衛生間,也算是給國家做貢獻了。”王明說。
王明曾是非典的親歷者,他當時是醫學院的學生,“那次我第一次真正理解了什么是‘醫生’,也讓我真真切切地明白,作為一名醫護人員的使命和責任。”
“我們不是一個人在戰斗,”聊起疫情發生后,大家的支持和理解,他感觸很深。 “1月26日那天,我正準備將來自疫區的旅客送至正定新城鋪隔離點時,發現一位上了年紀的旅客長時間沒有吃飯,身體有些吃不消,我就在超市給他買飯吃,超市的老板看我穿著防護服,對我說了句‘你們辛苦了,東西不要錢’。工作再苦再累,我從來沒有心里難受過。但那時,我有一種落淚的沖動,非常感動。”
接到一個電話,王明立即準備開始執行新的任務。 “相信這次疫情很快過去。我和我的同事將一直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說完,他轉身離去。
那一刻,從航站樓落地玻璃窗透進來的光芒將他籠罩,我仿佛看到了天使。哪有什么歲月靜好,那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加油,民航的白衣逆行者。(成珊珊)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哈爾濱機場:高效保障防疫物資運輸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