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部民用運輸機場機坪管制團體標準正式實施
由中國民用機場協會發布的《運輸機場機坪管制設施設備配備》(T/CCAATB 0027-2022)于5月24日起正式實施。這是首都機場股份公司主導編制的第一部機坪管制團體標準,也是民用運輸機場機坪管制行業發布的首個團體標準,標志著民用運輸機場機坪管制邁進了標準化建設、高質量發展行列。
該標準主要內容分為規范性引用文件、術語和定義、機坪管制設施設備配備原則、機坪管制室一般要求、機坪管制的席位功能和設備配置等幾大方面,重點就機坪管制氣象信息顯示設備、飛行進程單、通訊設備、場面監視設備、協同決策系統、視頻補盲設備、電源設備、記錄/重放等設備配備要求作了詳細說明。該標準規定了民用運輸機場機坪管制設施設備的配備原則和配置要求,適用于不同規模的民用運輸機場機坪管制單位開展機坪管制設施設備配備工作,為民用運輸機場機坪管制標準化建設與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
近年來,我國航空運輸業飛速發展,旅客吞吐量和航班架次大幅上升。為推進民航強國建設,適應行業形勢變化,國內千萬級機場均已完成航空器機坪管制移交工作。但是,機坪管制作為運輸機場的新生業務,各機場在其運行保障方面沒有太多可借鑒經驗,只能因地制宜,根據機場自身情況和空管現狀,摸索實踐機坪管制團隊建設和業務開展。在此情況下,各機場機坪管制工作場所因其實際情況不盡相同,各類設施設備的配備又沒有標準規范可供參考,造成機坪管制設施設備地區化差異明顯,存在一定的安全管理風險。此外,在機場接收機坪管制業務前大多數機場設施設備建設僅滿足基本的機坪管制使用需求,未充分考慮未來發展需要,容易出現發展瓶頸,安全生產管理水平進一步提升的空間受限。
隨著機坪管制業務的深入開展,為進一步落實中國民航 “十四五”發展規劃,提升民航業整體安全水平和運行效率,改進機場業務發展需求與運行保障能力之間不平衡的問題,全面推進機坪管制工作有效開展,配備完善、專業的管制設施設備,建立與之匹配的規范標準的需求愈發迫切。
在此背景下,首都機場股份公司審時度勢、敢為人先,率先于2020年1月提出建立機坪管制設施設備配備標準的研究項目,聯合中國民航科學技術研究院通過多種方式對北京、上海、廣州、成都等國內多家大中型民用運輸機場進行考察并開展交流研討,為標準編制奠定了堅實基礎。2021年3月,經中國民用機場協會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審查批準,該項目正式立項。同年11月,首都機場機坪管制團體標準項目組完成了標準初稿的研究編制,并會同來自全國多家大中型民用運輸機場、空管單位和中國質量認證中心等單位的專家,對標準進行了多輪評審,不斷改進和完善標準內容,最終形成了標準草案。
“該標準的制定過程雖然是悄然無聲的,但對機坪管制的影響卻無疑是鏗鏘有力的。”在評審過程中,一位業內資深專家說道。作為行業示范性、引領性文件,該標準不僅對加強機坪管制設施設備配備管理、提升機坪管制設施設備安全性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同時也對推進機坪管制業務整體精細化管理,以及機坪管制平穩發展發揮了重要的指導作用。“十四五”時期,該標準必將對民用運輸機場不斷夯實基礎資源保障,加快建設“四型機場”產生更加深遠的影響。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