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國公務航空起步時的那些事兒
現在,在國內很多機場,您都能看到一些不同于普通商業航班的小飛機輕盈起降,這就是被譽為“時間機器”的公務機。那么,中國的公務航空產業是如何開始的呢?
1
起 步
1994年,海航集團創始人陳峰在赴美考察期間發現了被譽為“時間機器”的公務機,想飛哪里隨時申請,在空中還可開會和辦公,非常高效和私密。當時美國已經有一萬多架公務機,但在中國還沒有,于是,經過認真研究之后,海航決定引進1架二手的里爾-55飛機,開始在中國試水公務機業務。
中國首架公務機里爾55
1994年11月,海航選派了當時公司最優秀的4名飛行員和6名機務,去航空城威奇托接受培訓,后來他們就成為中國第一批公務機專業人員。當時年僅30歲的馮建華就是其中之一。
馮機長擁有10年戰斗機飛行經驗,1992年從部隊轉業來到海航,憑借一套復旦大學的英語學習材料,僅用3個月就讓自己的英文達到了大學水平,之后就搜集了厚厚的737機型原版材料堆在家里,利用業余時間仔細研讀,很快成為海航最早的一批737機長和理論專家。扎實的業務基礎和年輕好學的勁頭,是他獲選參加里爾機型改裝的最大理由。
首批改裝飛行員與里爾55合影
(馮建華左二,胡偉利右一)
“那時大家為了搞通這個新機型,心無旁騖,訓練非常刻苦。白天在教室聽老師講,晚上回到住處,還經常兩人一組模擬訓練,一人念檢查單,一人做動作,每天只睡幾個小時,剩下時間都在一起研究里爾55。因為當時沒有郵件,遇到問題,就電話請教老師,問完了再練,直到把手冊完全吃透。”就這樣,在培訓結束后,馮機長他們如愿拿到了中南局的飛行執照。
首批公務機工程師在美國接受里爾55改裝合影(胡偉利左一,閻銘萱右三)
但在機務這邊,機型學習的難度卻增加了不少。根據同批參加培訓的胡偉利和閻銘萱兩位工程師說,具備豐富737維修經驗的他們,第一次接觸公務機,就感受到了巨大的挑戰,因為一架737的維修往往由“機械”、“電氣”、“電子”三個專業的工程師分工協作完成,但公務機卻要求每個機務必須完整的掌握整架飛機所有系統的情況。所以,在短短3周的培訓時間里,他們必須要“惡補”自身所不熟悉的其他方面知識,為運營期的單兵作戰做好準備。
“公務機真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它的前設備艙很小,聚集了各類系統,零部件的排列異常緊湊,這無疑增加了維修難度,為了確保引進后安全飛行,我們都做好迎難而上的準備,但是運行期間的挑戰還是超過了我們的預期”,胡偉利工程師如是說。
2
開 飛
1995年4月21日,這架里爾55從美國歷經40多小時的飛行安抵海口,中國有了第一架公務機。
中國第一架公務機飛抵海口
很快,海航以第一批公務機飛行員和機務為基礎成立了公務機分部。胡工他們了解到美國埃索石油公司準備在中國西北進行勘探,正在對勘探期間的交通項目進行招標,馬上組織了投標,最終因為靈活的飛行模式和更專業的安全保障能力而中標。5月23日,馮機長為埃索石油執飛了中國第一個公務機包機航班,北京到敦煌。
“當時海航的航線網絡還比較小,我們從沒飛過在大西北的機場,為了確保飛行安全,我們提前請教了聯合航空在西北地區飛過圖154的飛行員,熟悉幾個客戶常飛機場和航路情況。”據馮機長說,因為有了比較充分的準備,加之敦煌機場設備和條件比較完善,所以首飛非常安全和順利。
但敦煌只是經停機場,客戶的目的地,也是客戶最常去的地方,是新疆庫爾勒。對這里,馮機長印象深刻。庫爾勒地處偏僻,當時的機場條件也比較艱苦,由于設施不夠完善,飛機上的VOR、盲降等設備用不了,還經常碰到惡劣天氣。
近年,庫爾勒機場的揚沙(圖片來自民航資源網)
有一次,揚沙導致機場能見度瀕臨起降標準的最低限,為了避免返航耽誤客戶的行程,馮機長機組在只有一個NDB導航臺的情況下,通過左右密切配合,標準喊話,憑借自身過硬的飛行實力,穩穩的讓飛機安全落地。
還有一次,飛機在庫爾勒過夜,早晨起來冰天雪地,氣溫零下20多度。客人要求起飛,但連機艙門都凍住了。機場沒有專業的除冰設備,馮機長他們就向當地軍方借了一些簡單器材,用吹風機吹,把機艙門鎖打開,然后機長、副駕和機務自己動手給飛機除雪,按時保障了客戶的行程。這次經歷不但馮機長印象深刻,還得到了客戶的表揚。
那個時候,馮機長除了作飛行員,要把飛機安全飛好,還要負責填寫領航報、到塔臺申請計劃、進行軍民合用機場的協調等等,工作內容繁多。而胡偉利和閻銘萱兩位工程師,也有類似經歷。
當時一個航班只配兩名飛行員和一名機務,機務除了要保障飛機狀態,還是行李搬運工、客艙清潔員、機場聯絡員,有時機場一些服務的費用收高了,他們還要負責和機場砍價。而最讓胡工他們感慨的角色,是“乘務員”。
當年,帥氣的胡工還要兼職乘務員
“領導的要求是要讓我們像‘英國皇家管家’那樣為客戶提供服務。為了達到這個要求,公司安排所有的機務到乘務訓練中心,從坐姿、走姿、紅酒、急救,還有各種服務的相關知識做了一次系統的培訓,連當時將近50歲的一個老機務也要跟著大家一起練走路。最終在每個人的努力下,大家都順利通過了培訓,獲得了證書。”這種機務兼職乘務的狀況一直延續到2004年金鹿有了自己真正的乘務員之后,將近十年時間!
但“乘務員”的角色并沒有讓胡工和閻工覺得麻煩,他們最揪心的,還是飛機的維護工作。
“當時我們在北京沒有機庫,只能在停機坪上進行維修。京城的三九天寒風刺骨,而飛機系統間隙很小,我們要換個零部件,不能戴手套,螺釘擰幾圈,手就被凍僵了。為了保證工作質量,我們就兩人一組,一人擰幾圈,再換另一人上。”
閻工在北京做里爾55的檢修
條件的艱苦不只沒有機庫那么簡單。很快,胡工他們就發現里爾-55的手冊資料不像737那樣齊全,而且在那個互聯網很不發達的年代,他們還要經常為找航材而四處奔波,但就算這樣,他們還是成功的將飛機每年的停場天數控制到了32天以內,并且絞盡腦汁要把適航天數進一步提高。
當時,作為金鹿公務前身的海航公務機部門總共只有13個人,在海口、北京兩地輪換駐扎,而在北京的人也都長駐在一個小賓館內,家在北京也不能回,為的就是在接到飛行任務后能做到快速響應。
中國的公務航空,就在這樣的艱苦之下摸索前進。
3
規 范
1995年11月18日,埃索石油公司與海航簽署包機協議,成為長期客戶,而海航公務機的優質服務也逐漸在國際上獲得了認可,吸引很多世界500強企業和國際機構的使用,實現了當年投入,當年盈利的優秀業績。1998年,金鹿公務機公司通過了為期半年的審核,正式成立。
海航與埃索石油簽訂包機合同
同年,有客戶提出要到拉薩的飛行需求,里爾飛機性能適應不了,于是,豪客飛機進入了金鹿公務的機隊。
1998年10月,馮機長駕駛豪客800飛機在拉薩機場完成了驗證飛行任務,金鹿公務順利得到中南局的批復,獲得了中國公務航空領域的第一個高原機場的飛行資質。
馮機長完成豪客800在拉薩機場的驗證飛行任務
此后,豪客機型快速增加到了6架,使金鹿公務在2001年成為亞洲機隊規模最大的公務機公司,自此進入長達10年的豪客時代。
“豪客飛機的批量引進是金鹿公務走向標準化運營的標志,”馮機長說,“公司以此為契機建立了系統的運行手冊,高高原飛行程序,以及完整的規章制度,也開始執飛國際航班,承接各國首腦、政要、皇室成員,世界500強總裁的飛行任務,服務水平與運行保障能力快速提高,并獲得國家認可。而且在豪客飛機引進之后,我們開始干租模擬機,我也成為金鹿的第一個模擬機教員,現在公司里很多在飛的飛行員都是那時培養出來的。”說這話的時候馮機長由衷的自豪。
引進比奇400,馮機長(左一)執行首飛任務
“豪客是金鹿引進的第二種機型。后來金鹿陸續引進過超過16種機型,很多都是之前國內沒有的。每引進一個新機型,我們就要去廠家培訓一次,把機型搞通,拿維修執照,這樣我們自己就能修。隨著機隊日益增加,我們公務機工程團隊也壯大起來,不斷獲得的國內、國際資質,和國際主流制造商的合作也日益緊密,維修能力越來越強。”胡工說。
引進豪客800XP,胡偉利工程師在美國小石城監造
這段時間有件事讓閻工非常自豪,這就是,中國第一個135部規章的出臺,金鹿貢獻了很多力量。
在航空發達國家,以定期航班為主的運輸航空和以不定期航班為主的通用航空分屬兩類,有不同的規章規范,公務航空往往歸屬通用航空或獨立成章。但在那時,中國對公務航空并無明確規范。2005年,民航局出臺135部規章,在制定過程中,公務航空領域實力最強的金鹿公務責無旁貸的貢獻了大量自身運行的經驗,為后續中國公務航空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有了這部規章才有了后邊很多其他公務機公司的出現。”閻工補充道。
4
初 心
就這樣,中國公務航空產業從無到有,從羸弱到規范,金鹿公務也逐漸從青澀走向成熟。
現在,馮機長已經擁有了超過1.6萬小時的公務機安全飛行記錄,在飛行之余,他最愛做的事情就是培養飛行員。
馮機長首飛西沙永興島
“飛行員一輩子的事其實只有一個,就是‘安全’。但安全不是嘴上說的,而是一個起落一個起落飛出來的。那怎么做到,我總跟我們飛行員強調三點:第一,充分做好航前準備,飛機、航路、機場、客人等等,都要充分了解,還要對異常情況有預判;第二,調節好自己的狀態,避免人為因素的干擾;再有一點,就是要像愛自己孩子一樣愛飛機,只要你精心對她,她就會好好的回報你!”
胡工在進行日常質量審核與監察工作
“我就愛干公務機維修,公務機遇到的事情紛繁復雜,遇到的人形形色色,哪里都去,眼界開闊,挑戰性強,永遠都有學不完的東西,我就這樣忙碌、快樂、充實地不知不覺干了半輩子!”胡工幽默的講,“公務機的特點就是不管多偏的機場,客戶都有可能飛到,金鹿就這樣一點一點的從十幾個機場,幾十個機場到現在飛到全世界900多個機場。我有一個夢想,就是要讓金鹿的飛機飛遍天下所有機場,而我們還能把每架飛機、每個航班保障好。”
如果說從無到有,突破萬難,最重要的是初心,那么像這樣的信念和夢想就是金鹿成長、壯大的原動力。如今,馮機長、胡工、閻工早已“桃李滿天下”,那種不懼困難,專注進取,敢為天下先,并且樂在其中的氣魄,也早已成為金鹿公務的天生氣質,推動每個金鹿人全心全意保障好每一個航班,服務好每一個客戶,不但幫助金鹿公務實現了累計近30萬安全飛行小時的記錄,并將在未來創造更偉大的輝煌!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倫敦飛上海包機單座18萬元起?金鹿航空:系公務機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