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 細數重慶機場的那些建設史
改革開放四十年,重慶機場人懷揣夢想、砥礪前行,歷經三次艱苦創業,推動重慶民用航空事業實現了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歷史飛躍。如今,在集團公司品質化發展戰略指引下,重慶機場正全力推進“樞紐機場、智慧機場、靚麗機場”建設,助推重慶建設內陸開放高地,服務國家和地方發展。回眸歷史是為了更好的展望未來,即日起,我們將持續推出“見證--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特別報道”,敬請關注。
重慶航空業肇始于民國時期,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一軍軍長劉湘,在機場選址方面,看中了地勢平坦的梁山縣(今梁平區)。1927年,劉湘指示對 縣城以北的北門操場 進行平整,并搭建簡易的停機棚,從而形成了重慶范圍內的第一個土質機場。
▲抗戰時期的梁山縣機場
梁山縣機場修建完成后,劉湘的留洋幕僚指出孤立的機場缺乏機動性,不能有力的支撐空軍作戰,于是劉湘開始著手在重慶主城范圍內修建新的機場……
1
廣陽壩機場—主城最早的機場
翻看重慶地圖,沿著渝中半島往東看,距渝中半島20公里左右的長江南岸,有個叫廣陽壩的島嶼,是長江上的第二大島。1929年,那里修建起了重慶主城的第一個機場。
廣陽壩機場的建設是在夏天開工的,當年年內就建成了。主持修建人即為劉湘,是當時的四川軍閥、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一軍軍長、四川省主席,他還有一個身份——重慶大學第一任校長。
當年的廣陽壩機場主要是用于軍用。據史料顯示,廣陽壩機場曾起降過“包臺斯—33”戰機和“華可”型飛機,來自德國的飛行員還在此進行過試飛表演。
后來,因戰事需要,廣陽壩機場在1935年和1938年進行了兩次擴建。重慶解放以后,機場由西南空軍司令部接收,1958年變為廣陽壩農場。如今,除了一塊廣陽島機場抗戰遺址群的文化遺產石碑,這里已難覓機場蹤跡。
2
珊瑚壩機場-國內民航首個陸上機場
重慶是在什么時候建起民用機場的呢?
1928年6月,我國開始籌備自辦第一條國內航線滬蓉航線,漢口—重慶線是其中的一段。該航線由水上飛機執飛,最初在重慶的降落點是個水上機場,叫做千廝門水上機場,位于渝中區千廝門附近水面。千廝門水上機場可以算是重慶的首個民航機場。飛機在江面上起降很不穩定,誰也不愿意拼運氣,廣陽壩機場又離重慶城區太遠,所以修一個穩妥的陸上機場很有必要。選址就定在了與長江左岸相連的沙洲珊瑚壩。
珊瑚壩機場建得更快,1933年11月開工,50天之后,長700米、寬130米的機場就誕生了,這是重慶第一個民航陸上機場,也是全國首個民航陸上機場。為方便乘客登機和裝卸貨物,珊瑚壩與江岸之間搭建了浮橋,旅客通過浮橋上岸后,要登322級臺階才能到達馬路。
珊瑚壩機場雖是陸上機場,但是每年夏秋,長江漲水時還是會將其淹沒。因此機場內沒有永久性建筑,辦公和候機都是在臨時搭建的竹棚里。汛期一來,竹棚就會被拆除,這時,飛機就會改去廣陽壩機場降落。
1937年抗戰爆發,珊瑚壩機場被擴建為水陸兩用,成為軍用機場。后來,珊瑚壩機場回歸民航使用,直至1951年才徹底廢棄。1980年,機場舊址上還修建過青年游樂場。
3
見證歷史一刻的九龍坡機場
在九龍坡區黃桷坪江邊,有個低調的火車站,名叫重慶火車南站,很多老重慶喜歡稱它為九龍坡站。這里曾經是一座機場,名為九龍坡機場。
1939年3月,鐵路局的九龍坡鐵路路基被租借用來修建飛機場,當年年內就建成了長1125米、寬45米的跑道。1940年,九龍坡機場正式投入使用,常有政要專機在此起降,以前漲水季節由珊瑚壩機場改降在廣陽壩機場的航班,也均改降在了九龍坡機場。
九龍坡機場見證了中國近代史上一次極其重要的會議。1945年8月28日,毛澤東、周恩來、王若飛等中共代表由延安飛抵重慶,與國民黨進行和平談判,乘坐的專機就在九龍坡機場降落。此外,抗戰時期,九龍坡機場還被作為空軍轉運站。
1950年,新中國修建的第一條鐵路成渝鐵路開工,九龍坡機場也就改建成了九龍坡火車站,從此,九龍坡機場成為了歷史。
▲抗戰后期九龍坡機場上停靠的P-51“野馬”戰機
4
承載重慶民航人記憶的白市驛機場
今天我們要講白市驛機場的故事,這座重慶人熟悉的機場,承載著重慶老一代民航人的記憶。
白市驛機場初建于1938年11月,距離市中心25公里。當年機場選址在此,是因為這里地勢西高東低,最大高差只有10米左右,南北狹長,一側為中梁山脈,在重慶算得上是比較平坦的地方。1939年6月30日完工。長1150米、寬100米的泥結碎石跑道。1939年12月10日開工擴建,1942年1月完成。1943年,北部又擴修一次,并將跑道兩端延長至1500米。1955年,在跑道東側建成面積為892平方米的候機大樓等,白市驛航站樓初具規模。
1965年,周恩來總理陪同柬埔寨元首西哈努克親王一行來渝訪問后,親自指示白市驛機場改擴建。1966年7月15日,白市驛機場改建工程動工,1968年完成。可滿足伊爾-18型以下各類飛機,客機坪能同時容納2架中型飛機和4架小型飛機。
1969年,空軍部隊進駐白市驛機場,從此該機場又成為軍民合用機場。
隨后,又進行了擴建。1982年,動工修建新候機樓包括迎賓廳、候機廳、行李提取廳和指揮塔臺,第一期工程建筑面積3100平方米,于1984 年8月竣工啟用。
1990年1月12日,民航班機停止在白市驛機場起降,重慶民航向江北機場遷移。
部分圖片來源:重慶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授權)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中國與多米尼加簽署航空運輸協定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