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機場:正謀劃旅客乘機與商業經營有機結合這件事兒
當下,數字化應用和新技術層出不窮,機場如何適應這些變化,調整商業結構并提高旅客服務體驗?
今昨兩天,來自全球機場、商業企業、行業組織的中外嘉賓匯聚上海,以“不斷變化的機場和旅行零售生態系統”為主題展開探討。
全球機場商業論壇是由國際機場協會和《穆迪-戴維特報告》共同發起的全球最具影響力和專業性的機場商業會議。
該論壇曾于2008年在上海成功舉辦,時隔10年,由上海機場集團作為唯一主辦方,論壇再次來到上海,也彰顯了上海在全球機場商業版圖中的重要地位。
中國民用機場協會理事長王瑞萍
上海市商務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朱樺
上海機場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秦云
國際機場協會總干事安吉拉·吉特恩斯
秦云在致辭中表示,在中國經濟蓬勃發展的帶動下,上海機場步入了發展的黃金時期。今年前三季度,上海浦東和虹橋機場的旅客吞吐量超過8800萬人次,增幅達到5.7%,全年有望超過1.16億人次。其中,出入境旅客比重達到35.6%,是中國最大的航空出入境口岸。已有110家航空公司開通了至297個通航點的航線,航線網絡通達性處于亞洲領先地位。在運量增長的同時,上海機場高度關注提高旅客體驗,多方推動改善航班準點。在過去的12個月中,浦東和虹橋的平均放行正常率已經分別提高到82.56%、88.84%。
今年,兩大機場還先后獲得國際航空運輸協會便捷出行 “白金機場”認證。
目前,上海已確立建設卓越全球城市的新目標,創新提出以打響“四大品牌”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的重要舉措。
上海機場既是“上海服務”的重要窗口,也是“上海購物”的特色功能區域。
上海機場將著重加快基礎設施改擴建、大力拓展航線網絡、持續提升服務品質,力爭建設成為上海城市的靚麗窗口和上海服務、上海購物的示范點。
“在追求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我們已經關注到旅客出行與機場商業的相互促進和拉動效應。”秦云直言。
商業不僅是廣大旅客出行便利的基本需要,直接影響旅客對機場服務的滿意度,同時也是增強樞紐機場吸引力、提升競爭力的重要途徑。
上海機場未來
結合航站區建設,把旅客乘機與商業經營有機結合,有序擴大商業面積,優化購物環境。
爭取更開放的政策,擴大通程聯運航線范圍、簡化中轉查驗流程,為旅客提供更加簡便快捷的值機和中轉服務。
追蹤顧客消費行為,采用國際化和本土化并重的策略,豐富商品門類、精準定位品牌、保持價格優勢,爭取提高進口免稅額度。
積極打造“互聯網+旅游購物”機場商業新形態,力爭創造世界一流的機場購物環境,匯聚競爭優勢明顯的商品,把商業打造成上海航空樞紐建設的核心競爭力,助推上海的國際消費城市建設。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你好!首都機場公安局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