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協與清華大學共同舉辦客艙乘務管理高級研討班
為認清新形勢、明確新要求,凝聚共識、激發活力,促進民航客艙服務工作,日前中國航協客艙乘務委員會和清華大學在京共同舉辦民航客艙乘務管理高級研討班,國內36家航空公司客艙部主要負責人和負責客艙安全、客艙培訓工作的相關人員50余人參加了研討。
研討班上,中國民用航空局原局長李家祥、中國航空運輸協會理事長李軍、民航局運輸司司長劉鋒應邀分別以“民航服務的內涵與實踐”、“進入新時代的航空運輸發展態勢”、“面向新時代的民航服務”為題做了專題報告,對民航服務的內涵和時代要求、民航業發展面臨的形勢和挑戰做了深入解讀,對做好客艙乘務工作提出重要指導意見。研討班還邀請了清華大學的有關專家就優質服務的關鍵要素及壓力管理的相關話題與大家進行了交流分享。
圖為中國民用航空局原局長李家祥(正中)、中國航協理事長李軍(右二)、清華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副院長吳庚生(左二)出席研討班開班式并為學員代表頒授班旗。
今年2月,中國航空運輸協會客艙乘務委員會順利完成了換屆。新一屆委員會以傳導客艙乘務領域的先進理念,促進民航客艙安全水平和服務質量提升,推進建設滿足民航發展需要的、高素質的客艙乘務隊伍,助力民航強國建設為宗旨,在對全國各航空公司乘務隊伍情況進行梳理的基礎上,結合新時代的新要求,明確提出在會員單位倡導開展“立足小客艙服務大世界”主題系列工作,并貫穿今年全年。本次研討班就是其中工作之一。
大家在研討中認為,民航客艙服務是航空服務的核心,引領著航空服務、交通服務乃至其他行業服務的潮流。“立足小客艙服務大世界”的主題契合客艙服務的定位和特點。“小客艙”主要體現為客艙空間小、客艙乘務從業人員年紀輕,部分從業人員對客艙服務的認識還有局限性;“大世界”則主要體現為航線的大網絡、安全的大責任、航空出行的大眾化與國際化、服務內容的多元化和時代的大背景。因此在小客艙開展服務的乘務人員其實肩負著重大責任和使命,很有必要加強這方面的教育和引導。
圖為研討班圍繞“立足小客艙,服務大世界”開展主題交流,中國航協常務副理事長潘億新、秘書長劉樹國、客艙乘務委員會主任馮潤娥參加了研討。
中國航協理事長李軍在開班儀式上就辦好這次研討班提出要求,中國航協常務副理事長潘億新、秘書長劉樹國參加研討。他們對客艙乘務部門所做的工作給予充分肯定,希望大家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按照十九大關于適應人民群眾對幸福美好生活需要來審視客艙服務工作,助力民航高質量發展和會員公司國際競爭力的提升。中國航協將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為大家搭建交流平臺,拓展客艙工作的交流空間。他們希望大家共同做好對外宣傳,爭取社會和旅客對客艙工作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同時希望各會員公司積極支持并參與客艙乘務委員會開展的各項工作。
中國航協客艙乘務委員會主任馮潤娥針對當前客艙工作面臨的形勢和挑戰,倡議大家要進一步深化對客艙服務工作的認識,增強“立足小客艙,服務大世界”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進一步提升對客艙安全的認識,切實做好客艙安全工作;進一步明確隊伍建設的方向,注重文化引領,不斷增強客艙隊伍的國際化意識、國際化視野和國際化能力。她表示客艙委今后將與各會員航空公司一道,為切實改善和提升客艙服務工作水平而努力。
圖為參加研討班的領導與全體學員合影
參加研討班的學員普遍反映,這次“立足小客艙 服務大世界”為主題的研討班,主題新穎,內容豐富,研討深入,不僅增進了會員單位間的溝通交流,而且深化了大家對客艙服務工作的認識,明確了努力的方向,感到很受啟發,很有收獲,期待著此類研討持續舉辦。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新疆機場集團舉辦“民族團結一家親”暨成立十四周年職工文藝匯演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