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機場股份公司:扛起“雙奧機場”使命 護航精彩冬奧
3月13日晚,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閉幕式在國家體育場隆重舉行。在盲童合唱團孩子們天籟般的歌聲中,“北京2022”字樣的焰火在體育場上空綻放,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圓滿謝幕。在國家體育場東北方向與之遙相呼應的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從靜謐深邃的夜空向下望去,是一片燈光點綴的星羅棋布,筆直的跑道延伸向遠方,助航燈光綻放出濃濃暖意,此刻依舊燈火輝煌,做好一切準備,等待送別冬殘奧會的運動健兒。
繼2008年北京奧運會之后,首都機場帶著世界唯一“雙奧機場”的使命與榮光再次披掛上陣,為中國向世界奉獻一屆簡約、安全、精彩的奧運盛會保駕護航。在冬奧賽場上,中國的奧運健兒披荊斬棘;在另一個鮮為人知的賽場上,首都機場人也在與時間賽跑,用擔當和堅守書寫了不平凡的歷史。

國之大者,十四年矢志不渝
“我承諾:精誠合作,真情簡約�?茖W有道,安全可靠。精準防控,精彩冬奧。國門擔當,使命必達”。在首都機場股份公司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決戰階段再動員誓師大會上,首都機場集團副總經理、首都機場股份公司總經理韓志亮帶領全體與會人員莊嚴宣誓,首都機場集團黨委委員,首都機場股份公司黨委書記張國良對冬奧保障任務進行動員部署。再動員誓師大會的召開,進一步統一了思想、堅定了信念,為參與決戰決勝冬奧會和冬殘奧會保障的人員加油鼓勁。
回想接到冬奧保障任務伊始,首都機場深刻領會民航局局長馮正霖關于“牢記冬奧保障這個國之大者”指示要求,堅持將黨史學習教育與冬奧保障相結合,將“講政治”的要求一貫到底,作為推動冬奧保障各項工作落實和檢驗成果成效的關鍵標準。“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秉持這樣的原則,首都機場高度重視,提前謀劃,于2019年7月第一時間成立冬奧保障領導小組,由公司總經理、黨委書記擔任雙組長,形成主要領導靠前指揮、分管領導分兵把守的指揮體系;積極協調首都機場各運行保障單位,建立了高效聯動的指揮調度模式。與此同時,首都機場深知“落實”才是關鍵,在有力的指揮體系和科學的管理模式基礎上,第一時間明確“牽頭組織、分組對接、協同推進、分工落實”的工作思路,在工作推進中責任主體更加明確、責任界面更加清晰。
作為官方指定唯一入境口岸,首都機場肩負著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航班進出港保障任務。眾所周知,冬奧保障工作的根本是科學的方案預案體系。首都機場自2021年起嚴格對標落實上級單位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在籌備階段構建了“1個總體方案、5張任務清單、9個分項方案”的“1+5+N”工作體系,內容涵蓋安全、運行、服務和疫情防控的方方面面。每一項工作任務背后都有首都機場人的深惟重慮。
工作體系一經明晰,各項工作隨即全面展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為有效提升首都機場各駐場單位抵離保障人員實戰能力,首都機場以實戰為導向,以自主開發為主,通過發放手冊、直播、錄播等方式,接近“零成本”完成覆蓋全部業務知識的冬奧保障專題課程培訓,累計培訓超1.5萬人次。
2020年初暴發的新冠肺炎疫情成為此次冬奧保障工作的最大難點,但冬奧保障涉及的范圍之廣、規格之高、影響之大決定了必須萬無一失。為此,首都機場積極與北京市、順義區疾控部門溝通,加強與聯防聯控前方指揮部聯動,制定疫情防控具體措施,統一各保障階段消毒標準。疫情防控更少不了科技助力。為確保精準落地防疫舉措,首都機場開發了“兩集中”人員管理系統,基于“OA+企業微信”,構建從“指尖”到“云端”的數字化閉環網絡,覆蓋12家單位、3000余名用戶,實現集中居住人員的閉環數據采集和全流程精準服務。該系統更是在近期完成了國家版權局國家軟件著作權登記證書的登記認證。
在民航局、北京市、首都機場集團等上級單位的堅強領導下,首都機場始終以“最高規格、最強部署、最嚴措施、最佳狀態”打滿全場,高標準保障涉奧航班1087架次、旅客42958人次、行李113288件,切實將國門擔當、守土盡責、專業高效、科學應變貫穿保障始終,以零容忍、重預防的態度打好安全主動仗,實現了“安全零事件、運行零失誤、服務零投訴、員工零感染”目標,確保了涉奧人員“好來快走”。

國門奇跡,32小時盡顯責任擔當
“奧林匹克精神之所以如此閃耀,得益于中國人民出色地搭建了安全的奧運舞臺”。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的一番話道出在冬奧保障各項工作中,打牢基礎、搭建平臺的極端重要性。
涉奧航班停靠哪些機位?涉奧旅客途經哪些區域?海關、邊檢如何快速通關?行李下機后如何提取?提取行李后如何快速離開機場?……可以說,冬奧保障工作牽一發而動全身,環環相扣,需要搭建一個基礎扎實的溝通協調平臺,讓各個保障單位在平臺上發揮最優效能,這正是冬奧保障工作的核心所在。針對復雜多變的外部形勢,首都機場聚焦核心問題,重點突擊。面對疫情形勢多變、要求升級、保障復雜等多重困難,先后制訂了10余個版本的冬奧航班保障待選方案,將“好來快走”做實做細做好;積極對接海關、邊檢、疾控等20多家單位,對賽時保障細節反復打磨優化;統籌推進風險評估、資源調配、系統改造、運行調整等重點工作。結合冬奧保障實際需求,首都機場深挖潛力,共完成14萬平方米出港專區清場,搭建1735延米隔離圍擋。從3號航站樓巨大的玻璃幕墻遠眺藍天下的首都機場機坪,歷時7天改造的行李應急保障區與航站樓保障專區遙相呼應,共同靜候冬奧旅客的到來。專區于2021年10月17日零時準時啟動,實現了首都機場冬奧出港流程全封閉管理。
然而,沒有一勞永逸的方案,只有不斷變化的情況。
2月18日14時,首都機場接到民航局要求,將首都機場3號航站樓全部作為冬奧出港專區。要搶在冬奧保障高峰到來前完成改造,是彼時每個首都機場人心中共同的目標。“面對即將出現的航班高峰,我們需要及時調整保障資源。我知道這次任務緊、責任重,但我們仍然要高質量完成冬奧應急保障任務!”在建設涉奧應急處置專區工作的布置會上,航站樓管理部負責人張偉這樣說。正是這種對高標準工作近乎執著的追求,激勵著首都機場人在面對困境時永遠保持一股闖勁兒和沖勁兒。
首都機場即刻行動,協調各保障單位,在短短幾個小時內火速拿出整套改造方案,從專區調整、交通管控措施調整、航班調整、補充應急措施調整四個方面同步推進。改造行動連夜開展,擴大冬奧出港專區范圍,釋放國內值機柜臺、托運行李系統、旅客安檢通道、國內大件行李處置區等資源,對相應區域進行重新封圍;在機坪內,統籌調整國內進出港航班和各項保障資源;交通管控措施調整緊鑼密鼓,在關鍵交通關口增設車輛查驗崗,加強GTC(地面交通中心)管控以及對機場巴士、樓間擺渡車、空港巴士和旅客的引導宣傳,奧運閉環管理和普通旅客服務雙管齊下。首都機場多條戰線同步作戰,改造工作在爭分奪秒中有條不紊地開展。
在場地改造和流程再造背后,更是涉及集成、離港、安檢、航顯、資源分配等10余個核心系統的調試,配置調整近百項。要進行國內、國際流程的相互切換,系統間的規則變得更加錯綜復雜。各系統管理員開始與時間的賽跑。保障任務緊急、操作復雜零散、溝通單位眾多,面對一系列難題,大家臨危不亂,憑借豐富的保障工作經驗,有序開展系統評估與工作對接,形成根據啟用時間倒排的工作確認單,將所涉及系統的工作完成時間細化到分鐘,將責任落實到個人。
2月20日零時,歷經32小時改造的首都機場冬奧出港專區煥然一新,34544平方米的專區寬敞明亮,有160個值機柜臺、8條安檢通道,旅客保障能力達到1332人次/小時,普通托運行李處置能力提升2.5倍至6000件/小時,6部大件行李電梯和新定制的14輛大件行李專用推車有效提升了電梯使用效率,滿足了超規行李保障需求。一切就緒,只待冬奧出港旅客的到來。
“從前期幾十次修改調整迎送保障方案到用32小時實現3號航站樓保障專區的擴充籌備,就是想實現冬奧旅客‘好來快走’。”首都機場運行控制中心負責人李慶峰說,“通過為冬奧旅客提供安全、高效、順暢的服務,也把更高、更快、更強、更團結的奧林匹克格言體現在我們奧運迎送保障工作中。”
艱難方顯勇毅,磨礪始得玉成。在中國民航歷次重大保障任務中,面對困難和挑戰,首都機場人從未退縮與遲疑,用實際行動再次扛起了“中國第一國門”的使命擔當。
“雙奧機場”,世界民航的榮光
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保障中,首都機場在實踐中形成了“勇于擔當、甘于奉獻、團結協作、使命必達”的T3精神,最終凝練成為首都機場的企業精神。時隔14年,這一精神歷久彌新,在一次次大戰大考中帶領廣大首都機場人披荊斬棘、乘風破浪。帶著心中的信仰和對精神的傳承發揚,首都機場再次在冬奧保障中踔厲奮發,讓“中國第一國門”煥發新的光彩。
“往來有微笑,抵離無障礙”。這是首都機場對冬奧保障的服務承諾,更是長期以來首都機場全力踐行的承諾。
“首都機場結合冬奧標準建設的無障礙衛生間展現了無障礙設計的標準化、細節設計的人性化以及選材用料的品質化,更有一些超前于行業標準的思考”。作為冬奧保障無障礙設施升級改造的重要項目,優化升級后的無障礙衛生間于2021年12月9日接受中國殘聯的指導和檢查,憑借貼心周到的細節受到了好評。為推進無障礙設施優化,首都機場先后完成無障礙電梯、衛生間、測溫門、值機柜臺、廊橋防滑地墊、福祉車登車臨坡等200余個冬奧無障礙服務設施升級改造,全方位提升機場服務品質,得到了北京冬奧組委和民航上級單位相關專家的高度認可,發揮了行業引領作用。
在首都機場冬奧保障的臨時指揮部,可以看到融合了3D MAX與虛幻4引擎技術的三維可視化大屏,全面展示樓內設備設施,真實還原冬奧保障現場,高度集成數據處理、存儲、分析和展示等功能,助力首都機場實現落客區擴容升級,創造32小時轉場奇跡。以“科技冬奧”理念照亮國門,正是本次首都機場開展冬奧保障工作的亮點。首都機場以高新科技、智慧系統賦能保障環節,建設抵離信息系統,錄入數據準確性達99%;建設行李全流程追蹤系統,涵蓋12個流程核心節點,互聯“冬奧通”App便于旅客實時查詢行李,賽時保障行李7769件,各節點采集率超過99.8%,在降低行李保障成本的同時提升了旅客體驗。
“為踐行節儉辦奧運理念,冬奧行李全流程跟蹤系統是在首都機場現有行李跟蹤系統上進行擴展開發的,所有系統接口和設備在冬奧會結束后將被安裝補充到常規業務中,繼續服務旅客。這也是以籌辦冬奧會為契機,首都機場進一步拓展行李全流程跟蹤覆蓋范圍、提升應用效果,推動民航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舉措。”首都機場股份公司信息科技部總經理王瀚林說。
以打造最美國門印象為目標,首都機場在北京冬奧組委指導下,以涉奧旅客進出港動線為基準,于細微之處展現冬奧元素,彰顯“禮迎”底蘊,烘托“禮送”氛圍。綿延在3號航站樓冬奧保障專區以及機場周邊道路的近3000平方米冬奧元素景觀墻和圍擋、88面裝飾彩旗、9處冬奧會吉祥物景觀,以及樓內航顯設備全天播放冬奧宣傳海報、冬奧倒計時和“雙奧北京”宣傳視頻構成的“禮迎禮送”風景線,成為“雙奧機場”第一道風景線和最美印象,于細微之處展現著國門形象。

在全力做好冬奧保障的同時,首都機場也高度重視服務普通旅客出行,在3號航站樓航班轉場、冬奧出港高峰等關鍵節點,通過多種渠道發布運行調整公告信息,提前告知社會公眾,保障旅客出行便捷高效。
偉大事業孕育偉大精神。首都機場,全球第一個“雙奧機場”,以使命擔當兌現承諾,以實際行動體現了“胸懷大局、自信開放、迎難而上、追求卓越、共創未來”的北京冬奧精神。首都機場再一次發揚T3精神,讓世界驚嘆!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四川達州金埡機場正式通航 首航航班落地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