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機場:一件行李的智慧冬奧之旅
這一次,行李們將踏上一場不會“迷路”的冬奧之旅。
無論是日常用品、運動器材還是采拍設備,任意一件冬奧行李在抵達首都機場的那一刻,就已經進入了保障單位和參會旅客的“可視范圍”。
作為北京冬奧會唯一的官方出入境口岸,首都機場到三個奧運村之間,利用RFID(射頻識別)等技術對運輸數據進行收集、共享,可以讓行李抵離如同收寄快遞一般,實現全流程跟蹤,這既能為保障單位提供可靠的跟蹤監控手段,也能為運動員等提供透明、便捷的信息獲取渠道,為冬奧會服務保障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
行李全流程跟蹤系統是“科技冬奧”理念的充分展示和應用。通過科技賦能,曾經困擾行業多年的服務“痛點”變成“亮點”,這也是首都機場踐行“發展為了人民”、建設四型機場的典型成果之一。

首都機場冬奧會行李跟蹤系統大屏在做模擬測試
萬全準備
在繁雜的機場服務保障工作中,行李保障是重要一環。冬奧會期間,行李特別是超規超重行李將集中抵離,從某種意義上說,行李能否無差錯的運輸,關乎國內外嘉賓對本次盛會和“中國第一國門”的“第一印象”及“最后印象”。
據了解,首都機場在2020年已完成行李跟蹤試點建設,穩定跟蹤相關航班3.6萬架次,跟蹤行李96萬件。為了持續提升北京冬奧會抵離服務保障水平,2021年初,民航局運輸司成立了北京冬奧會行李全流程跟蹤專項工作組,并正式印發《北京冬奧行李全流程跟蹤專項工作組工作方案》。首都機場也成立了項目組,專門研究拓展行李全流程跟蹤覆蓋范圍,實現冬奧行李全流程跟蹤。
“我們要在現有行李保障流程基礎上,利用技術確保在每一個關鍵節點實時采集行李數據,保障行李順暢運行。如果發生異常狀況,能夠第一時間發出預警,同時定位并及時進行異常行為處置。”首都機場項目負責人白黎明介紹,首都機場結合現有保障資源和旅客進出港流程,針對冬奧行李保障服務,完成了定制化功能拓展,建立了國際航班行李數據共享渠道,實現了國際航班行李全流程跟蹤。
據了解,首都機場本地行李跟蹤系統相關信息已按照民航局相關要求對接至中國民航行李全流程跟蹤系統公共信息平臺,在完成各方行李相關數據的實時清洗、整合與標準化后,為相關方提供實時、準確的行李信息。
近一年時間里,首都機場與各保障單位以及部分航空公司進行了充分的溝通和測試工作。“到目前為止,系統軟硬件建設工作已全部完成。后續,我們還將在不斷的測試演練中繼續磨合、調整”。 此外,在當前疫情防控形勢仍然嚴峻的大背景下,首都機場設立了冬奧航班的行李保障專區,對冬奧行李進行集中消殺和數據采集,在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傳播風險的前提下,實現行李全流程跟蹤。
真情服務
行李運輸保障歷來是民航服務的難點和痛點,尤其是冬奧行李。一是涉及地域廣、涉及環節多,行李運輸從各冬奧村到機場跨越數百公里,包括值機、裝車、卸車等十六個關鍵環節;二是人力投入大,以往各環節都需要保障單位投入大量人力,逐件核對記錄,工作量巨大;三是信息不透明,保障單位和運動員等無法實時得知行李的狀態,一旦行李運輸出現差錯,只能人工查詢。這些難點不僅給保障單位帶來困擾,也給參賽人員帶來不便。而冬奧行李全流程跟蹤系統的建設和運行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這些痛點。

工作人員使用RFID行李標簽為旅客辦理行李托運
“原來行李全流程跟蹤只在航站樓和飛行區范圍內進行,冬奧會期間保障范圍將拓展到冬奧村,這意味著我們的監管范圍要覆蓋本場到冬奧村全程。”白黎明說,首都機場在北京、延慶、張家口三個冬奧村設立了保障節點,在冬奧村行李裝車環節、機場卸車、行李暫存出入庫時,可以快速完成行李信息采集、核驗,并且無縫對接到現有行李跟蹤保障流程中,完成冬奧村值機前移行李運輸保障。
據介紹,冬奧行李與普通行李的保障是分開進行的。由于超規、超重行李較多,首都機場優化了現有大件及特殊行李保障流程,并以此為基礎,安裝了大量信息采集設備,再有效銜接分揀、裝車、裝機等流程。“無論行李到港還是出港,我們還安排了專門區域進行消殺,這個環節也被納入到了行李保障的標準流程中”。與此同時,行李信息數據會及時在中國民航行李全流程跟蹤系統公共信息平臺上共享給奧組委、航空公司、機場地服等相關保障單位,以便他們能夠第一時間拿到數據,及時調度資源、準備工作;運動員在抵達首都機場時,也可以通過航空公司APP、首都機場APP,或者奧組委指定APP等多種渠道實時查詢到行李動態,然后靈活安排自己的時間。
通過行李全流程跟蹤,可有效降低行李錯運率,助力航班正常,同時提高旅客滿意度及服務質量,體現了民航真情服務的理念。

工作人員使用RFID手持終端完成出港行李裝車確認(本文圖片均由首都機場提供)
科技賦能
據了解,全流程追蹤系統使用的RFID技術是在行李條夾層中內置了一塊輕薄的芯片,當帶有芯片信息的行李經過各個運輸關鍵節點時,系統布置的大量感應設備就會利用無線射頻方式,對芯片信息進行讀寫,從而達到識別行李的目的。事實上,RFID本身不是全新的技術,它在多年前已經進入商超等領域,近幾年才開始在民航領域應用。據白黎明介紹,中國民航對RFID技術的應用水平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并且實現了RFID打印機和RFID行李條的國產化,打破了國外市場的壟斷。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國內率先實現國際行李全流程跟蹤,還將助力民航局研究制定相關標準與規范,形成既與國際接軌又有中國特色的民航行李全程跟蹤標準與規范體系,為未來推廣實施國際航班行李全流程跟蹤打下基礎。為踐行節儉辦奧運理念,冬奧行李全流程跟蹤系統是在首都機場現有行李跟蹤系統上進行擴展開發的,所有系統接口和設備在冬奧結束后將安裝補充到常規業務中,繼續服務旅客。這亦是以籌辦冬奧會為契機,進一步拓展行李全流程跟蹤覆蓋范圍、提升應用效果,是推動民航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舉措。未來,該系統還將向可穿戴設備和移動端發展,以適應新的應用場景。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西藏航空等3家航空公司入場運營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