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產黨人的人格魅力
2021-07-22 作者:楊蘭軍 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wǎng) 點擊量: 打印本頁 關閉
一個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沒有英雄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一個政黨如果沒有英雄榜樣的引領,注定不會走遠。
中國共產黨走到今天,整整100年了。在這個開天辟地、戰(zhàn)天斗地、翻天覆地、驚天動地的不同時期,無數(shù)英雄榜樣要么血灑疆場終不悔,要么高昂激情志不移,要么改革創(chuàng)新挑重擔,感召著、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一代又一代中國人民,為了初心使命,為了民族獨立,為了人民解放,為了國家富強,以“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lián)Q新天”的大無畏氣概,書寫了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上最恢宏的史詩,譜寫了一曲曲氣吞山河的英雄壯歌。
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近代以來,為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yè)獻出寶貴生命的烈士約有2000萬。他們大多數(shù)是共產黨員,有名有姓的烈士只有196萬,絕大多數(shù)人成了無名英雄。戰(zhàn)爭年代的英雄驚天地、泣鬼神,每每憶起總有一種敬仰和力量;和平年代的英雄同樣讓人震撼,因其近在身邊,可感、可親、可學,給人心靈上的一種相吸相融。
“只要還有一口氣,我就要站在講臺上,傾盡全力、奉獻所有,雖九死亦無悔!”這是“七一勛章”獲得者張桂梅在表彰會上的一句肺腑之言。有人問她,為什么做這些?“其中有我對這片土地的感恩和感情,更多的,則是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受革命先烈影響,受黨教育多年,我把黨的聲譽看得很重,把共產黨員這個稱號看得很重。”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師,追求的不是升學率,向往的不是高級職稱,想要的更不是個人的榮辱得失,張桂梅教書的理想是“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引導學生們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做黨的好女兒。她矢志在學生心中深埋一顆顆紅色種子,幫她們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引著她們做共產主義事業(yè)的接班人。張桂梅做的事其實許許多多人都可以做,都可以做到,而且不見得做得不好,但只有她做了,而且做到了,還做的那么徹底、那么執(zhí)著。張桂梅心中只有貧窮山區(qū)的女孩及她們的未來,從沒有想著自己,彰顯著一個普通教師大公無私的人間大愛情懷。在“公”與“私”面前,張桂梅沒有先“公”后“私”、“公”“私”兼顧,她的選擇只有“公”沒有“私”,真正踐行了一個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她絕對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大有益于人民的人。
張桂梅用行動再次證明,偉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偉大。許許多多的普通黨員胸懷理想,堅守一線,默默奉獻,毫無怨言。他們老當益壯、不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幾十年如一日在普通崗位上獲得了不平凡的人生。世上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每一個人把每一項平凡工作做好做細做精就是不平凡。正是平凡崗位上涌現(xiàn)出的無數(shù)個平凡英雄以及他們的人格感召,我們黨才能在基層組織起群眾、凝聚起群眾,我們黨才能始終成為時代先鋒、民族脊梁,創(chuàng)造著一個又一個人間奇跡。
許多人想當英雄,想干大事,但也有不少人小事不愿做,大事干不了,眼高手低,拈輕怕重;也有人總盯著上邊,盯著亮點,盯著面上,喜歡虛功,總想錦上添花的事,不屑雪中送炭的小事麻煩事。說到底,還是“公”與“私”的關系沒擺好。不管做什么工作,有些人想自己的事多,想群眾的事少,有的人先公后私,有的人先私后公,有的人公私兼得,更有見利忘義者私而忘公。面對張桂梅公而無私的生命堅守,這些人顯得極其渺小和可悲。無論財富多寡、權勢多大、名聲多亮,在群眾心中終究是過眼云煙,甚至被人民所唾棄。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中華民族是英雄輩出的民族,人民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中國共產黨的力量來源有很多因素,但最重要最直觀的就是每一個普通黨員在平凡崗位上踐行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始終保持著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黨的力量就體現(xiàn)在群眾身邊,看得見,摸得著,真真切切,實實在在,這也是黨員的人格魅力。一個個普通黨員的光輝形象如涓涓細流,匯成江河,以恢宏之氣勢、磅溥之力量奔向大海。
百年大黨,恰逢風華正茂。百年大黨,正是英雄輩出。一代代共產黨人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鑄就了一座座精神豐碑,繪就了一幅幅壯美詩篇。只要我們堅定理想信念、堅定奮斗意志、堅定恒心韌勁,在黨史學習教育中鑒古知今,增信明志,崇德力行,筑牢家國情懷,厚植初心使命,每名共產黨員都可以展現(xiàn)平常時候看得出來、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難關頭豁得出來的不凡之舉,成為平凡崗位上的英雄,成為身邊人的標桿。(楊蘭軍)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wǎng)”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wǎng)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wǎng)”。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落實“六個起來” 扎實推進安全工作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