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可:把愛的陽光灑向旅客心里
“17年前我才2歲,我不懂為什么人人要戴口罩,不懂為什么醫護人員要上’戰場’。現在的我19歲,面對疫情我不斷鼓勵自己,不管多少困難,我們堅定信心,疫情防控我們一定能贏!就像最近網上流行的一句話,17年前你們保護我們,現在換我們守護你們。”這是蔣可在2020年1月成為湛江機場一名地服后迎來的首個春運,也是一場特殊的春運。
今年19歲的蔣可來自四川內江,就讀于四川西南航空專修學院機場運行專業。在校期間他經過專業課程的學習,具備了較為扎實的理論基礎。2020年1月18日經過嚴格的新員工入職培訓后成為了一名合格的地服員工,“開始的時候難免有些跟不上節奏,真正面對旅客時和培訓還是有一些區別,后來我也在找自己的不足,然后反復練習,現在我有信心能夠獨當一面,面對工作中的挑戰!”此時的蔣可已經在問詢臺能熟練的接聽機場服務熱線,準確的回答旅客的問詢。
圖:蔣可認真接聽機場服務熱線
2020年2月22日上午9點50分,蔣可和他的同事步履整齊的提前到達工作現場。“蔣可,你等一下負責接青島航QW9791,飛機上有個無陪旅客”“收到”!蔣可準確的回復值班班長分配的航班任務。蔣可隨后打開機場離崗查詢系統,“QW9791預計11點40分落地”。蔣可的手指飛快的在鍵盤上跳躍。10點40分進入候機廳的旅客逐漸多了起來,蔣可在問詢臺需要回答旅客提出的各種問題,尤其是在疫情期間,他還要幫助旅客掃描二維碼填寫民航旅客健康在線申明。
圖:蔣可幫助旅客進行電子申報
趁著旅客不多蔣可再次刷新離崗系統,“還有20分鐘航班落地,我要提前準備。”。蔣可規范的按照接機標準,調試對講機,穿上反光背心,拿上特殊旅客服務記錄本,裝備整齊的提前10分鐘在登機口進行接機準備。
圖:蔣可提前在登機口進行接機準備
隨著一聲嗡鳴的飛機降落在跑道聲起,青島航QW9717航班11.40分安全落地。蔣可按照機坪行駛路線規范行走,并在制定位置指揮客梯車停靠飛機艙門。
圖:蔣可指揮客梯車停靠飛機艙門
待客梯車停靠好飛機艙門,蔣可走上客梯車,準備打開艙門與機組對接。蔣可告訴我,“一般無陪旅客都是最先上機,最后下機,這樣便于地服與乘務的工作交接”。
圖:蔣可認真與乘務交接
乘務打開艙門口后其余旅客陸續下機,蔣可站在客梯車一旁引導旅客,密切關注旅客的動向。
圖:蔣可引導旅客下機
航班到達目的地后,地面服務工作人員將根據家長留下的聯系方式,聯系對方站等待接機的家長,將孩子及托運行李親自交到家長手中,一系列的無縫保障措施,旨在讓無陪兒童在沒有家長陪同的情況下也能快樂成行。
圖:蔣可引導無陪小旅客
圖:蔣可與接機家長進行身份確認
我們蓄勢待發,我們眾志成城,我們期盼這場戰“疫”早日結束。即使口罩遮住了地服人的臉,也遮擋不住那充滿暖意的笑容。就像今天湛江的天氣,晴空萬里陽光把愛灑向我們的心里。(張晨曦)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富蘊機場:新增紅外線體溫探測儀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