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魯木齊機場:今晚的機坪零下30度
賀建華正在為飛機放水,到了冬季,南航在烏每晚大約有50架飛機需要進行余水排放。張思維攝
大約過了十分鐘,腳上的運動鞋已經凍透,失去了僅有的保溫效果;二十分鐘后,一種神奇的感覺出現了:自己仿佛沒穿褲子,下半身光著在往前走,地面上鋪滿了釘子,每邁一步就直扎腳。
1月19日,烏魯木齊城區最低氣溫終于沖破零下20度大關,降至-23℃,刷新了今冬以來的最低溫,而在19日晚上,烏魯木齊機場的機坪地表溫度更是跌至-30℃。零下30度的天氣下,在停機坪上長時間工作到底是怎樣一種體驗?筆者穿著普通厚度的羽絨服、棉跑步鞋和棉褲站在機坪上體驗了一番,僅僅二十分鐘后,便如文章開頭所說,仿佛被人扒光后扔進了冰窟窿里。
護衛人員的圍脖上凝結著一層薄霜。張思維攝
在機坪上工作時間最長的機務,身上的裝備則要專業得多:棉帽子、圍脖或口罩、皮衣皮褲、皮手套、棉皮靴。正在等待飛機降落的機務楊懸冰只漏出了一雙眼睛:“就算是工作時間最短的短停維護,我們需要提前15分鐘到達指定位置等待飛機降落,飛機降落后最快也需要20分鐘完成檢查維護,這還只是一架飛機的工作時長,如果不是‘全副武裝’,沒法兒挺過一晚上。”
旅客登機完畢,客梯車駕駛員在寒風中等待艙門關閉。張思維攝
據楊懸冰介紹,整個機場最冷的地方還不是停機坪,而是位于跑到盡頭的除冰區。因為四周沒有遮擋物,除冰坪上寒風更加凜冽,加上除冰液不斷揮發帶走熱量,地上又積聚著濕漉漉的除冰液,讓整個除冰坪顯得更加寒冷。“早上八、九點最冷,也是飛機出港最集中的時候,早高峰出港航班排隊除冰,沒有歇口氣或者上車取暖的機會。”正在除冰坪工作的機務鄒欣說。
楊懸冰全身上下只有一雙眼睛漏在外面,這是他一夜堅守的底氣。張思維攝
晚上九點半,一架飛機降落在了46號停機坪。這是一個遠機位,地面服務人員正在引導旅客快速登上擺渡車趕往候機樓。大約四十分鐘后,出港旅客開始排隊登機,張昌超站在客梯車旁邊撕取登機牌,核對旅客信息。和剛才引導到達旅客的地服人員不同,張昌超并沒有帶皮手套,而是光著手在為旅客服務,他解釋說,光著手撕登機牌會比帶著手套快,可以減少旅客排隊等待的時間。但是到了最后,張昌超連續幾次沒抓穩,撕下的登機牌掉到了地上,他的手凍僵了。
楊懸冰正在指揮飛機滑入停機位,這之前他已經站在寒冷的機坪上等了15分鐘。張思維攝
在寒冷的冬夜,飛機如果沒有后續航班,或者停場時間在四個小時以上,就必須將水箱和水管中的余水全部放掉。“這項工作非常重要。”機務敖偉解釋冬季放水的重要性,因為氣溫太低,飛機的空調系統關閉后,余水會迅速結冰,輕則堵塞水管,重則凍裂水管引發滲漏,所以在污水車抽完所有余水之前,飛機空調一定不能關閉。
賀建華負責今晚的勤務放水工作,從插上水管到水放干凈,大概需要10分鐘時間,而在當晚,僅僅南航新疆分公司就有34架飛機在烏執行檢查維護。“每晚需要放水保障的飛機大概在50架左右,今晚最后一個航班是凌晨02:30落地,一切才剛剛開始。”賀建華說完,跳上汽車,趕往了下一個停機坪。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長春機場安檢增開女性專檢通道迎春運
- 下一篇:返回列表